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观云台|农村污水全部治理,楚雄牟定牛在哪里?

2023年10月23日08:4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近日,云南省委书记表扬了楚雄州牟定县牌坊村,要求在全省推广其污水治理经验。记者在牌坊村采访时,还听到一件趣事:牌坊村因为以前又穷又偏又脏,一些大龄适婚青年找不到媳妇;这几年消灭了贫困和旱厕,变得“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已有6个大龄男青年成功脱单!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而污水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硬骨头”,对山区半山区占94%的云南来说尤其如此: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这只“拦路虎”不好对付。而从另一方面看,云南山乡脱贫后,干净不干净美不美农民很在意。牟定县委书记李明峰说:“污水连着基层综合治理能力,农村打整干净才好振兴,干人居环境恰逢其时。”

2022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约31%;截至今年6月底,云南省的该指标达42%。而牟定县去年行政村污水治理率100%,提前三年多完成“十四五”目标——不是做几个试点、典型出来,而是全县727个自然村全覆盖。不仅是污水,牟定县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收集已经全覆盖,正在全域创建“美丽乡村”。且“牟定经验”最可宝贵得,在于“低成本,易操作,可推广”。

其实三四年前,牟定在省里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中成绩很不理想,县城环境也是差强人意。如今该县提出打造“全省最干净的乡村”,已有189个考察团六千多人次来牟定考察学习。

农村污水往哪里去?治理资金从哪里来?攻坚克难该怎么干?记者赴牟定一探究竟。

因地制宜,“小三格”“大三格”里藏奥秘

牌坊村民小组隶属江坡镇高平村委会,有75户人家,其中42户在昆明、楚雄从事擦鞋、修鞋、皮具保养等,去年农民人居纯收入两万多元。可在村里行走,你会发现多数是土木结构房子,村小组长李华先解释“在外面买房子的多”。在外面的多,村里就有点“空心化”。难以想象2021年村里基本还是旱厕,且村民习惯把厕所建在院子外,就是“一个坑半堵墙”。村中心“主干道”两边,居然有23个旱厕!

牟定县2021年即完成“厕所革命”,牌坊村经过努力也在其中。但村里人又发现,用上水冲厕所了,有些人家清掏化粪池不及时,粪水常外溢到街面上,尤其一场大雨后,没有雨污分流,村里依然污水横流令人掩鼻。难怪村民说:“美丽乡村不治污,洋房不如茅草屋!”

江坡镇党委书记谭培智告诉记者:“‘厕所革命’是个系统工程,需结合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彻底干净起来倒逼我们继续努力。”

在牌坊村李海伟家,记者见识了农户家如何做到“四水全收”: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养殖废水和厕所洗浴废水合成“四水”,其中餐厨、洗涤、洗浴等“灰水”被接入沉淀池,厕所和圈舍的“黑水”接入化粪池,两股水合流进入厌氧发酵池,这个池子一般建在院外。并非说一定要建三个池子,农户的沉淀池、化粪池和发酵池统称“小三格”,一个大池子里有三格就能解决,一般4-6人的农户建2立方米的池子就够了。在农户“小三格”里经过个把月厌氧发酵,水去了哪里?各显神通、“各奔前程”了。牟定县区分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类型,分成县城集中处理、乡镇集中处理、小型设备处理、村庄集中处理、一户一池处理“五类处理”治理模式。有的流入县城和乡镇集中处理管网;靠近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的流进了专业设备;山区居住太偏远的“一户一池”就近施肥浇地。大部分是接入村庄管网,进入村里的“大三格”重新走遍“流程”后,或者进入人工湿地,或者进入人工小库塘,做到“看着不脏、闻着不臭、资源利用”,还能种水草荷花美化环境。

牟定县总共727个自然村43424户人家,有49个自然村9403户纳入县乡污水处理厂处理,环境敏感区使用环保设备的有16个自然村1652户,1722户采用单户或者联户处理,其他662个自然村的30737户,最终都进了村里的厌氧发酵池和氧化塘。谭培智说:“集中处理过的水一律达到了农业灌溉标准,牟定干旱缺水,周边的烟田、菜地、果园眼巴巴等着浇呢。”

农村污水“四水全收”不横流,还实现资源化利用,精髓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记者在蟠猫乡古岩村铜厂箐小组看到,这个83户人家的小山村,因为高高低低沟沟坎坎,根据村民居住情况就有户收集、纳管收集和分片收集三种处理方式,完全是依山就势、便宜行事。户收集里,还包括了几户人家“共享”一个终端“小三格”。

两亿多干了七八亿的活,钱怎么省出来的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方法,但农村污水处理的关键是投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正是许多县乡最头疼、望而却步的地方。牟定治污钱从哪里来?怎么把省钱做到极致?

当县长李永军在大会上宣布牟定农村污水治理要“全域全部”时,许多人觉得痴人说梦。根据测算,牟定完成全县农村污水治理需要财政资金8.7亿元,而县里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不到4.5亿元,小马拉大车不得累死?李永军介绍,县里总结出“五个一点”凑钱:县级财政统筹整合一点、村组集体出一点、管材询价统购和组建“土专家”施工队省一点、发动社会力量捐一点、农户投资投劳折一点。

牟定县各乡村普遍组建了“三支队伍”:工作专班、材料保障队和民间建筑队。工作专班由乡村组干部组成,主要负责发动和督促;材料保障队包括村组干部和乡土能人,负责货比三家以最低成本买建筑材料;建筑队伍则是乡村施工队来干工程。别小看三支“杂牌军”,高手在民间,在牟定还没听说谁请过专业公司规划设计监理,都自己干了。这样做有三个好处:发动了群众,省了钱,工程方案接地气。

再以牌坊村为例,污水处理工程的市场价预算是84万余元,财政实际结算了36万多,近48万元怎么省出来的?小组长李华先掰着指头算账:群众投工搬管材砂石料、开挖管沟塘池,折资11万多元;群众自建户内部分工程,财政少投入四五万元;土专家节约了设计费八九万元;村间施工队节约了材料费、招投标费等八九万元……

蟠猫乡古岩村党总支书记李晓何是个“90后”,他介绍,驻村工作专班走遍了每家每户,“要研究管道走向、发酵池方位,不进户也不行”,然后和施工队一起研究图纸、工程方案。他们懂吗?记者问李晓何。这个年轻人自豪地回答:“咱牟定可是闻名的工匠之乡呐!”山区农村巷道狭窄还坡大,施工车辆进不来,村里埋管道只能先破碎硬化路面再人工开挖。这时村里“一事一议”把开挖运土的活分给各家各户包干,外出务工的可掏钱买工。

记者注意到,牟定的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公私分明,界限就是农户家的厌氧发酵池“小三格”。就是说,“小三格”及入户部分管道等各家各户自己负责,干完了才能接入户外集体管网。各家的工程自己干,负担重不重?蟠猫乡朵苴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李家顺算账:一般一个1.5立方米的池子用砖900多块,加上水泥砂石料等成本一千出头,人工费按两百算,再加上接管子的费用等,一家的花费在两千元左右,“实在困难的亲戚乡邻帮衬,不构成增加群众负担”!

在牟定每个村寨,都会有面墙做“光荣榜”,上书各家捐物资、义务出劳动力等情况。如在共和镇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墙上的“绿美村庄整治投工投劳捐资捐物光荣榜”里,捐赠物资有瓦片、大绳子、柱脚石、木头、土碗、竹箩筐等,有些是做乡村美化用。铜厂箐村的牟秀云家是从县城退休回乡居住的“乡贤”,在村里第一个消灭旱厕,建起了第一个三格化粪池,还带头绿化美化庭院。牟秀云的丈夫陈华发动亲友为老家建设解囊捐款,最终筹资捐款1700多元。

“干部干出了成就感,群众干出了精气神”

整治人居环境,牟定的干部群众积极性咋这么高?让群众投工投劳还自掏腰包怎么办到的?

先举个例子。蟠猫乡朵苴村有个梨园村民小组,25户人家112人,七成是彝族。梨园村有12户长期在外打工,剩下的13户里还有7户属于留守老人,五六十岁都算壮劳力。就是这么个村子,2022年6月6日开始发动治理污水,6月30日就完工了,治理速度堪称奇迹。记者问:劳动力不够怎么办?答曰:好多家都请了亲戚朋友来帮忙。

县委书记认为“恰逢其时”,县长要求“全域推进”,领导重视农村污水治理是大前提。牟定县还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科级领导包村、村级干部包组、干部职工包户”的责任体系,确保污水治理落地生根。在县人居环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普显鸿讲了抓乒乓球的故事——下乡督察时随机抽查治水进展,把各乡镇编了号写在乒乓球上,出发前由县领导抓球确定对象;到了乡镇,再如法炮制让乡领导自己抓球定检查村组,提前准备不可能的。

“有个乡镇因为发现四群鸡在街上跑,被扣了六分”,普显鸿说:“农村要干净舒心,得把鸡圈起来,把狗拴起来。”

牟定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田波说,治理污水是全村人都受益的事情,有条件广泛动员,也必须动员村民们才能干成。怎么动员?基层自有高招。

戌街乡左家村党总支书记王光禹道出了激发大家积极性的秘诀:“勾激比工作法”。“勾”就是把大家对干净美好的追求调动煽动起来,“激”就是用激将法把群众心中的那团火激出来,“比”是和外村比、村民之间比,实现学习超越。安乐乡党委书记姚云锡介绍,动员群众参与,“党员会”、“户长会”都是关键环节,要在会上充分暴露问题,让大家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后面工作就好干多了。

在牟定乡村采访,记者听到许多党员干部带头治污水的感人故事。蟠猫乡政府工作人员陈德忠59岁快退休了,还主动参加古岩村的工作专班,对每家每户污水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工作扎实靠用情用力。蟠猫乡书记乡长听说铜厂箐的污水检查井建的有点多费钱,当天晚上打着手电筒,和施工队重新落实检查井数量位置。“哪里难挖我来挖,哪里难干我来干”,成了村组党员干部的“口头禅”……

记者手里有份《牟定县农村污水治理攻坚战实践与思考》,一本66页的小册子,读来沉甸甸的。里面有最基层干部的汗水和感慨,有条分缕析的经验,有外出游子对家乡巨变的惊喜感动。牟定县委书记李明峰表示,治理农村污水工作实打实,群众笑脸多好话也多,干部干出了成就感,群众干出了精气神,乡村振兴可谓“旗开得胜”。

牌坊村墙上有条标语:环境卫生大家搞,农村更比城市好。54岁的村民肖明柏抚今追昔:街上一个烟头都没有,晚上也是亮堂堂的,卫生好了家里都不用挂蚊帐了,外村的人爱来玩,他们还悄悄咪咪问:“你们村搞的这么好,是不是外面有人当大官”?

几个村民闻言,不免笑在心里。

记者:徐元锋

视频素材和配图来源:牟定县委宣传部

视频编辑:庄志斌

统筹:朱思雄

(责编:朱红霞、木胜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