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列解读之五

2023年10月03日09:02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经过近3年的精心培育,从前的石漠荒山——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元马镇西面山,如今已被夹竹桃、黄檀、清香木等树木覆盖,目之所及,满眼青绿,国家储备林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国家储备林建设不仅是构建国家木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抓手,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实践。以元谋县为点向全省辐射,楚雄州禄丰市、牟定县、武定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等地加速国家储备林“铺绿”,万亩荒山变成了密林,在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探索“添绿生金”,有效助力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提高,为全省抓好碳汇工作打下基础。

“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9月21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这是推进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同时,蹄疾步稳推进九大高原湖泊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本摸清了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家底”。今年底,将制定完成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研究搭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业务化系统与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为建立健全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新征程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要更主动思变谋变求变,找准方法和路径,创造性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5月,随着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落地,抓好碳汇成为具备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优势的云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潜力之路。推进省级碳汇试点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展开碳汇资源调查评估,“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碳汇工作取得突破。

全省各地纷纷表示,要在碳汇机遇上闯出新路、抢占先机。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要以绿美迪庆建设为载体,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持续增强迪庆碳汇蓄积水平。“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深入挖掘碳汇资源,积极探索碳汇产品开发和交易实现机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8月初,国家明确要从全国层面推进绿电认证全覆盖,积极促进绿电交易、消纳。这一要求成为“绿电大省”云南做好绿电价值转化的重大契机。“抢抓双碳发展机遇,我们将加快‘一基地三示范一枢纽’建设,持续完善峰谷分时电价等价格机制,引导能源产业有序发展。同时,加强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认证研究,切实推动可再生能源绿电证书全覆盖,做好绿电交易、绿证抵消的服务和保障,强化绿色能源对企业落户云南的吸引和支撑。”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补偿机制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平衡机制,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持续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成功与贵州、四川签订两轮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协议,长江流域省内补偿机制实现全覆盖。“我们将继续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保护地等补偿政策,在资金分配中充分体现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产品价值,激发各方积极性。”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践行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探索出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绿化秃山头,浊水变清流,灌溉万顷田,一花带三产”,曲靖市罗平县以生态修复筑牢绿水青山,以油菜花为载体促进三产融合,绘就了一幅“花乡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带领全区做靓生态、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文旅“四轮驱动”,昆明市东川区在荒山荒坡、荒滩荒沟上创造了“修复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化财富—财富保生态”的绿色奇迹……在富饶的云岭大地上,挖掘资源抢抓机遇,探索多元转化路径,云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大有可为。本报记者 王丹

(责编:徐前、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