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连俄:农田建设的“活字典”
2023年09月26日11:21 |

农业“活地图”、农技“活字典”、农民的“好大哥”……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农业系统,说起邹连俄,人们总是给予他这些称谓。出生于60年代的邹连俄,1984年参加工作便与农业结缘至今。
邹连俄懂业务,善钻研,忙碌的身影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项目一线。邹连俄是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农村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种地的辛苦。作为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的他,把田间道路修通,把水引到田里,让机械代替人畜耕作,这既是农民的期盼,也是他的工作职责。
邹连俄带领青年干部实地查看秋粮长势。
邹连俄经常走进田间地头,沉下去了解、钻进去研究、跳出来思考,抓项目,创造性地提出“图纸比对选项目、主体下沉建项目、数字监理强质量、挖石清障增耕地、项目+主体增投入、光伏抽水降成本”等一系列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理念、新举措。宣威市被列为云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其个人被评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专家。
邹连俄向农户了解反季节蚕豆收获情况。
“我坚信,多争取一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就能让项目区的群众幸福指数提高,让产业发展加速。”面对成绩,邹连俄这样说道。邹连俄已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近40年,他坚持“传帮带”,培育了一批项目管理专家队伍,推进“项目+主体+园区”的多元投入产业发展模式,实行新建和改建并举,打造高标准农田新典型。
如今,已近退休的邹连俄依然兢兢业业躬耕一线,努力让宣威这片土地常绿常新,让宣威的老百姓以“地”生“金”。(杨金香、徐章喜、付程 文/图)
来源:宣威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