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彝绣发展带头人的匠心与坚守

刺绣是彝族妇女代代相传的技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小石桥彝族乡玉苗村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白忠娣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彝族家庭,她的外婆李美凤、母亲李长妹都擅长刺绣。从7岁开始,白忠娣就跟着外婆学习彝族刺绣基本针法,后来又跟着妈妈学会了如何裁剪布料、制作底布、配色等,彝族刺绣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她的生命中。
自画自绣是白忠娣的强项,用艳丽的色彩来表现花鸟虫鱼、图腾崇拜对白忠娣来说更是得心应手。除此之外,她还能在保持彝族刺绣特色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做出一些实用的创新设计,比如吊坠、耳环,手镯、帽子、挎包、公文包、挂件等。
白忠娣和母亲交流刺绣技艺。刘芳摄
2013年,白忠娣开始参与非遗刺绣传承工作,2019年7月,她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承接各类彝族刺绣订单,联合红塔区妇联开设民族刺绣免费技能培训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进行集中技术指导。作为玉苗村党总支委员、团总支书记和妇联主席,白忠娣多次带领村里的绣娘参加各类非遗展、刺绣培训班、产品设计活动。
白忠娣结合实际生产出的彝绣产品。刘芳摄
今年初,白忠娣参加了云南省妇联举办的“云绣出滇”新媒体运营培训班,把直播平台引进了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今年6月,她联合云南民族大学举行“玉见玉苗刺绣产品设计”活动,提升本土绣娘的审美和设计能力,让刺绣实实在在推动彝乡的发展。
每到周末,白忠娣都要用手机和远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白娜交流彝族刺绣技法。白娜从13岁开始学习刺绣,每周一次的远程交流,除了督促女儿掌握彝绣的要领,白忠娣经常引导女儿思考怎么让年轻人喜欢彝绣,未来怎么推广彝绣。
白忠娣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彝绣产品。刘芳摄
除了把彝绣技艺教给女儿,白忠娣还经常到幼儿园、小学进行彝族刺绣展示及讲解,把手艺传给下一代。作为红塔区“新兴姑娘”新时代女性课堂讲师,她也经常到红塔区各乡(街道)传授彝族刺绣。一言一语、一针一线,蕴含着白忠娣的民族自信心和对彝绣的满腔热爱。(刘芳、施怀、杨瑞雪)
来源:红塔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