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完善修订5.2亿年前章氏麒麟虾头部形态描述
古生物学家提出早期节肢动物头部演化新假说
2023年09月07日08:33 |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古生物学家提出早期节肢动物头部演化新假说
日前,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研究团队和英国古生物学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在线发表学术论文《寒武纪早期章氏麒麟虾与节肢动物头部演化》。该论文成果的发表,重新完善修订5.2亿年前章氏麒麟虾的头部形态描述,确认其演化位置,并提出关于早期节肢动物头部演化的新假说。
这一成果由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英国莱斯特大学、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完成。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长刘煜介绍,来自云南澄江生物群的章氏麒麟虾代表了节肢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过程中连接奇虾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关键过渡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先前的报道中,章氏麒麟虾被认为头部具有五只复眼(一对前眼和三只后眼)和两对口后附肢。此次研究有两个新发现,一是该动物只有一只中眼和一对侧眼,此前被识别认定为中间后眼的结构实为“前骨片”;二是前四对口后附肢均位于头部且均为双支型,在先前的报道中仅发现两对单支型口后附肢。此外,新研究还完善修订章氏麒麟虾的前附肢、躯干体节、尾部附肢等部位的形态及数量描述。
为了看清章氏麒麟虾的全貌,中英联合研究团队使用显微CT技术、计算机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使5亿多年前的化石以立体的形态呈现在研究者面前,不仅能深化人们对早期节肢动物形态结构的认识,还能推进对诸如“节肢动物头部起源与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刘煜表示:“尽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出现了一些让人暂时理解不了的‘奇怪’生物,但有时这种‘奇怪’可能并不是来源于生物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它们的认知程度。原先认知中一些拥有‘奇怪’结构的生物,在显微CT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我们正在接近真相。”(记者郑星)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