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法治

茶马古镇绽放“枫桥之花”

刘怡
2023年09月07日11:1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马铃声声,古道漫漫。

位于滇南的普洱市宁洱县磨黑古镇因盐得名,以盐、茶而兴,507.0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居着汉、哈尼、彝、傣、回等18个民族,素有“中国茶马古道第一镇”之称。

多年来,宁洱县公安局磨黑派出所立足辖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新模式,协同多方共融共存、共治共享,守护着2.2万百姓的安宁,让“枫桥之花”在这个茶马古道小镇上绽放。

磨黑镇派出所民警在磨黑古镇上巡逻。磨黑镇派出所供图

磨黑镇派出所民警在磨黑古镇巡逻。磨黑镇派出所供图

协同共治  纠纷少了 基层治理“活”了

前不久,磨黑派出所调解了一起纠纷:村民甲在山上放的牛丢了,半年后,牛出现在了村民乙家的牛圈里。“这是我家的牛!”“这牛是自己到我家牛群里的,我们都养了大半年了,怎么证明牛是你家的?”村民甲拿出了牛的照片,可半年过去,小牛已长大不少,无法与照片中的牛对应,山上没有监控,双方的话都无法证实。

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解陷入了僵局。

此时,一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志愿调解员中,刚好有一位养牛专家。志愿者根据牛的特征及生长规律判断,这头牛的确是村民甲丢失的,最终当事双方达成了和解。

“矛盾纠纷调解还有志愿者参与?”

“是的,这是我们2021年年底开始试行的‘1+3+N’联调模式。”磨黑镇副镇长、磨黑派出所所长李亮解释,模式中的‘1’是指以党支部为引领,‘3’是党建网格长、人民调解员和志愿者共同调解,‘N’是吸收当事人亲戚朋友或其他关系人一起参与。

李亮坦言,采用这样的调解模式,是因为在实际调解工作中发现,矛盾双方在情绪激动时更愿意听村里有威望的乡贤或者亲朋好友的劝解。

磨黑镇派出所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搭建了“您说我听”平台。磨黑镇派出所供图

总结调解经验后,磨黑派出所将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两代表一委员”及民族头人吸纳为志愿调解员,同时搭建了“您说我听”平台,培育“丽人调解室”工作品牌,鼓励、支持调解员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同时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开展“金牌调解员”评选活动,广聚优势,让更多群众参与进社会治理中。

多元化解、综合治理,2021年以来,磨黑镇治安类矛盾纠纷逐年下降,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除了志愿调解员,磨黑镇派出所还组建了“五能”志愿队。这支志愿队可不一般——“听曲能跳、政策能讲、开口能调、遇乱能治、群众能找”,在社区巡逻防控、交通劝导、街道清扫等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从最初的5支队伍,发展到如今的16支584人,“五能”志愿队的壮大也让大家事大家办、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逐渐成为当地共识。“有时候,镇上要举办一些活动,需要志愿者的帮助,在社区群里说一声,很多志愿者就主动报名了。”李亮说。

激活社会治理的最小细胞,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与平安建设,多方协同共治下,磨黑镇的纠纷少了,基层治理也“活”了。

服务前移 便利多了 群众跑腿少了

拿到户口时,谭福元差点就哭了,不敢耽搁的他立马就去补缴了社保,今年9月就年满60岁的谭福元打算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原籍湖南的谭福元在磨黑镇居住了三十多年,几个月前,由于政策变动,一直异地缴纳社保的他需要把户口迁入普洱本地,才能继续缴纳社保。但因居住的房屋没有房产证,一直无法落户。一时间,需要在60岁前办理完社保补交手续的谭福元急得焦头烂额。

接到求助后,磨黑派出所民警一起帮想解决办法,同时多次前往普洱市思茅区帮谭福元咨询各项办理流程。最终,在磨黑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谭福元以租房落户的形式,赶在60岁前办理了普洱市思茅区的户口。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磨黑派出所一直以来秉承的宗旨。

推出“5个工作日+1天周末+多种方式”的错时延时服务举措,线上做强“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业务及网络咨询、预约服务,线下做优“一窗通办”、赶集日、开会日进村集中办理服务……磨黑派出所采用多种方式解决群众及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做实主动警务服务。

为便利群众,磨黑派出所还引资建成普洱市首家摩托车移动智能化考场、建设机动车检测站,同时设立“警医邮保”便民服务站,让群众办理摩托车驾照考试、检车、体检、车牌邮寄、保险购买等事项时不用再跑县城,镇内就能全部解决。

【3】“警医邮保”便民服务站让磨黑镇居民不用跑县城,在镇内就能办理多项事务。磨黑镇派出所供图

“警医邮保”便民服务站让磨黑镇居民不用跑县城,在镇内就能办理多项事务。磨黑镇派出所供图

“前移窗口,服务上门也是磨黑派出所搭建‘警民连心’桥梁纽带中的一大重点。”李亮介绍,磨黑派出所以“社区民警+志愿服务队伍”为主体,将入户走访、法律宣传、信息采集、户政业务办理等日常工作“装”进背包,走村入寨,为不便利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2021年以来,磨黑派出所累计为群众办理户籍、车驾管等业务5979笔,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25000余次,多轮次组织上门办证,服务“老弱病残”特殊人员516人次。在各项创新举措及扎实的工作下,磨黑派出所先后获得公安部“一级派出所”、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集体三等功”等22项荣誉。

如今,磨黑古镇内的盐井依旧涌着卤水,茶马古道上的青石板愈加光滑,古道旁的大树年复一年郁郁葱葱,而磨黑镇派出所的“枫桥故事”也将在茶马古镇继续。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