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孟连退休党员用镜头记录生态之美

黄胸织布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绚烂的七彩祥云……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这些“火出圈”的内容,都来自摄影爱好者陈永刚之手。
黄胸织布鸟。陈永刚摄
普洱市孟连县退休老党员陈永刚,常年用镜头记录孟连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风貌,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孟连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逐步成为鸟类栖息天堂的见证。其所拍摄的黄胸织布鸟照片,通过人民网云南频道发布后,还被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面向全球推介,让普洱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到了国际平台。
黄胸织布鸟照片被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发布。网页截图
2017年,陈永刚从孟连县公安局退休后,把闲下来的时间用在了摄影上,用镜头记录下对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的关注和喜爱。“退休后终于从‘站岗值守’到‘参与其中’,可以尽情投入到民族节庆活动中,感受边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之美。”陈永刚说。
2018年,一次偶然的外出拍摄,陈永刚看到了几个梨形鸟巢,精美又个性,并被一只正在编织鸟巢的精灵所吸引,对村民口中的这种“吊包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是一门心思投入到了“追鸟”、拍鸟、护鸟中来。
“后来,我通过学习得知,村民口中的这种‘吊包鸟’叫黄胸织布鸟,对栖息环境要求较为严格。”陈永刚说,中国仅在云南发现有纹胸织布鸟和黄胸织布鸟两种,分布地域狭窄。
陈永刚查阅资料、更换相机,在“追鸟”的过程中研究黄胸织布鸟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从县城周边跑遍周围乡镇,用高清的镜头记录下了黄胸织布鸟筑巢、求偶、育雏、携幼迁徙的每个过程,并及时向宣传部门提供素材,让黄胸织布鸟出现在了国内各级媒体。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和白鹭。陈永刚摄
对此,孟连县也以此为契机,召开黄胸织布鸟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建立观鸟点,对县辖区范围内的1000余窝织布鸟进行巡护巡查,进一步加大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意义的宣传和生物多样性知识的普及。
从偶然遇见到立下“收集整理出孟连鸟种”这一目标,陈永刚一直在保护生态鸟类中积极发挥老党员、老公安的作用。每天早上带上干粮、扛起相机,或穿梭于田间原野,或蹲点到湖泊湿地。截至目前,陈永刚在孟连县域拍摄到了387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为记录、宣传孟连生态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影像资料。
在“追鸟”的过程中,陈永刚发现有人会用粘网捕鸟,每一次他都会进行制止,处理不了的就及时告知森林公安部门来处理,几年来共拆除了20余张粘网。他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在点滴中灌输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孟连白鹭群。陈永刚摄
如今,田坝周边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个爱鸟、护鸟,一年四季跟着鸟儿跑的“追鸟达人”,还会主动联系他,告知哪里来了一只新的鸟儿。
目前,随着孟连县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全县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来孟连筑巢安家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彩鹮、黄胸织布鸟、黑翅鸢、牛背鹭、“红腿娘子”长脚鹬等鸟类在孟连繁衍生息,它们的美丽身影随着陈永刚的镜头呈现在大众视野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要深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孟连牛油果。陈永刚摄
除了拍摄鸟类,陈永刚也在为宣传孟连牛油果、咖啡、茶叶等助力,持续用镜头展示出孟连生态产业之美、自然生态之美。陈永刚说:“摄影,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享受自然,更能为孟连生态之美作宣传,何乐而不为呢!”(普凤娇)
来源:孟连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