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时政

“院坝协商” 议出平安和谐曲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3年09月05日09:40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提到今年5月在华罗庚旧居进行的那次“院坝协商”议事会,虽时隔数月,可参会者仍记忆犹新。

今年5月19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政协“有话好好说,有事来商量”助力平安普吉建设“院坝协商”议事会,在辖区普吉街道办事处同心路社区华罗庚旧居进行。政协委员、干部群众在院坝里说事,在板凳上交心,达成了三项共识。

今年以来,特别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结合云南省正在进行的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五华区政协把“院坝协商”会场搬进名人故居、小区廊亭、农家院坝,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疏通基层治理堵点,一些困扰多年的“急难愁盼”得解,新时代基层政协“有事好商量”的生动实践在五华区正“开花结果”。

在华罗庚旧居正在进行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五华区政协供图

在华罗庚旧居正在进行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五华区政协供图

“工作中的任何一点收获都是重要的”

“辖区新小区多、年轻人多,早出晚归,流动性大,很难掌握他们的困难、诉求。有时好不容易了解些情况,上门沟通疏导时,业主不让进门,抵触情绪大。又因涉及隐私,不愿到社区、街道调解,矛盾越积越大,怨气越积越深,不仅影响邻里关系,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5月19日的议事会上,观音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奥颇为无奈地说。

观音寺社区的治理难题只是普吉街道存在问题的缩影。随着普西新城建设,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北部的普吉街道治理任务重,总结起来有“八多八大”,城中村多、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治安案件多和辖区面积大、违法违规建筑物管控难度大等均在其中。街道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站式”)中心,整合资源,逐步破解难题。

单靠街道力量治理肯定不够,在征求各方意见,报区政协和街道党工委审议同意后,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发挥职能,就“推进协商文化建设”打造平安普吉进行“院坝协商”,大伙群策群力,助力平安普吉建设。

在哪协商呢?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把地点定在华罗庚旧居。“华罗庚大家都家喻户晓,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居住在昆明,又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他的旧居进行‘院坝协商’绝对合适。”这是大伙的理由。

商前调研后,5月19日上午9点半,这场助力平安普吉建设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进行。在五华区政协主席李劲主持下,省、市、区政协委员、街道和职能部门等方面代表40余人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协商讨论。

在华罗庚旧居,五华区政协主席李劲主持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五华区政协供图

在华罗庚旧居,五华区政协主席李劲主持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五华区政协供图

“辖区历史文化丰富,但我们缺乏了解渠道,能不能搭建辖区历史文化资源地图?”

“新建小区多,但邻里关系淡漠、‘对门不相识’希望能多组织点活动。”

……

与会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五华区政协议题调研组成员、协商议事会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解答。经充分协商,会议达成“拓展沟通平台 完善协商机制”“挖掘名人资源 讲好和谐故事”“丰富睦邻活动 营造友好氛围”三项共识。

达成共识只是开始,如何落实才是关键。议事会结束后,普吉街道及相关部门共识齐发力,促成协商成果落地落实。“我们依托华罗庚旧居开放式协商议事平台,形成议事协商、矛盾调解互补工作模式,线下建立N个协商议事室,线上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延伸社情民意收集渠道;通过现场教学、集中宣讲,提升名人故事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市民文化自信;吸引居民走出家门,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普吉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当然,基层治理不是“一锤子买卖”,想通过一次“院坝协商”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但对五华区政协来说,工作中的任何一点收获都是重要的。“我们将持续发挥名人旧居效应,利用华罗庚旧居开放式协商议事平台,争取多发现潜在隐患,再用柔性、包容、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将可能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在第一时间调处、第一时间化解。”普吉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说。

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堵墙”

不只普吉街道,今年以来,五华区政协多次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到基层召开现场协商会,了解群众痛点,破解民生难点,让“协商民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华山街道在昆明主城区核心区,妥妥的主城区“C位”。“C位”有“C位”的“烦恼”:街道6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18.7%,不乏独居老人。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风险增加。五华区政协决定通过召集,举行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商量着怎么让独居老人安享晚年。

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会前,华山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先组织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独居老人安全服务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为“院坝协商”奠定基础。

5月26日上午,一场围绕“助推华山街道独居老人安全服务工作”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五华山社区的露天广场进行,大伙聚在一起,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堵墙”。

围绕“助推华山街道独居老人安全服务工作”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五华山社区的露天广场进行。五华区政协供图

围绕“助推华山街道独居老人安全服务工作”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五华山社区的露天广场进行。五华区政协供图

“建议在专业人员或养老服务机构的帮助下建立精准服务机制”“建议建立重点服务人员需求服务档案,进一步明确老年人需要什么”“要积极动员生活能自理的、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尽量从家里走出来,到社区机构网点接受服务,多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区”现场“金点子”不断涌出,居民代表讲述着他们的“老办法”,企业代表提出他们的“新观点”,政协委员则立足实际发表着“好建议”。

经深入协商,协商议事会达成四项共识:民政、卫健等部门和社区联合,就独居、空巢和失能这三个重点群体建立服务档案;卫健部门重点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民政部门、街道办与辖区学校互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同时引入第三方组建专业服务队伍,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独居老人的社会化服务;人社、民政等部门加强为独居老人服务人员的培养。

协商议事会结束后,部分意见建议很快落实。比如,职能部门一个月入户排查一百多户独居老人,建立独居老人档案40户;组建了医疗卫生服务队,为独居老人提供了家庭医生;建立起“小巷管家”队伍,每天在楼栋间,处理独居老人突发问题。

红云街道、黑林铺街道近年来家庭婚恋情感纠纷增多,五华区政协关心关注,汇聚各方力量调研,然后组织“院坝协商”议事会,建立健全婚恋情感纠纷调处机制,把政协协商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动能。

典型引路下,“院坝协商”正在五华区蔚然成风。潜移默化中,基层治理工作正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老百姓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了受益者,“有事商量着办”成为大伙的口头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我们将坚持‘小切口、大文章’,持续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让更多问题在协商中解决、矛盾在协商中化解、共识在协商中凝聚。”五华区政协相关领导说。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