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华坪:牵紧“牛鼻子” 奔向“牛日子”

8月的丽江,天气依然炎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通达村村民张明光在在家牛棚中忙着铡草、喂料、清扫,棚中供牛饮用的流动泉水清澈冰凉,棚里的膘肥体壮的牛摇头摆尾地吃着饲草。
“最近气温高,牛特别容易生病,特别是小牛,因此一定要多清理打扫,注意圈舍要保持干燥,定期消毒……”通达乡的技术指导人员正在上门为张明光开展养殖技术指导。
张明光给牛喂草料。龙晓庆摄
据悉,张明光今年养了13头牛,年初已出栏5头牛犊,收入近6万元。“门外山坡上的一百三十多头羊也是我家的,预估今年至少要卖五十多头,均价每头在1800元左右。”张明光还说道:“除此以外,前两年在烟草部门的补贴帮扶下,我在自家田地旁修建了6口水窖,不仅不用担心养牛羊和生活用水,连我12亩麦田的用水问题也解决了,麦子和其他作物一年可以收入7万多元。”
近年来,通达乡政府及华坪县烟草专卖局驻通达村工作队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畜牧业生产的传统、市场、饲草资源、气候条件、民族区域等五大优势,按照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思路,提出了“党建引领、典型示范”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养牛产业,并形成了“养殖场带规模户、规模户带小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过上了“牛日子”,张明光就是众多过上“牛日子”中的一员。
距张明光家不远处有一家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起,在通达乡政府及通达村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带领下,从一开始的十多头发展到现在的百余头,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圈舍也向着标准化发展。至2022年,养殖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牧草种植面积120亩,牛存栏保持在200头左右,近三年共出栏肉牛160头,销售收入可达160余万元。
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合作社还提供多种岗位,吸纳待业村民就近就业,帮助他们再就业,多赚钱,共奔致富小康之路。
据悉,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2014年成立之初,共有社员124人,其中原建档立卡贫困户101人,占81.5%。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仅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28户,注册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专业养殖合作社达30个,还带动周边农户120户开展养殖产业,实现了劳动力转移130人,有力推动了全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种植业、养殖业作为通达村的两大支柱产业,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全村群众增产增收,近年来,通达村把种植业与养殖业进行融合发展,引导农户将小麦、豌豆和玉米秸秆等种植业废料加工为饲料,为养牛等提供“草罐头”,让产业效能成倍提升,同时,利用养牛产生的有机肥,为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服务,不仅形成了多元产业的互利互惠、循环发展,还有效改善了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让乡亲们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思勇介绍说道:“我们把牛棚羊圈里头的牛羊粪堆捂发酵成有机肥,用在麦子等作物生长上,效果很好,种麦子等作物产生的秸秆、废叶又可以拿来喂牛羊,而且我们的农作物不乱打农药,比喂饲料的要生态健康得多嘞!”(龙晓庆)
来源:丽江市烟草专卖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