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南华:点滴努力 只为绿岸映清波

人民网记者 程浩
2022年11月29日08:09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近年来,全国多地综合推进水生态保护,从治理水体、绿化岸线,到智慧节水,不断探索水生态保护新方式,以点滴努力呵护清水碧波。

近日,人民网记者来到有着“中国野生菌之乡”之称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看当地如何从多角度入手,有效保护和利用金沙江南岸一级支流龙川江。

南华县城往西约5公里,有一座明代古桥横跨龙川江,名曰灵官桥。

灵官桥造型优美,建桥四百多年来,骚人墨客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南华第一位进士陈封舜曾咏诗:“平桥经野渡,卧浪漾晴晖。柳絮铺烟密,花蔫带露肥。山光迎旅辔,曙色点征衣。勒马遥观处,雄州隐翠微。”

治理后的龙川江田心村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治理后的龙川江田心村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依稀感受得出来,那时的灵官桥两岸皆垂柳,垂柳映衬在水面上,婀娜多姿。行人每每至此,总会驻足赏景,流连忘返。“平桥烟柳”因此成为镇南(南华旧称)“古八景”之一。

时过境迁,前些年,“平桥烟柳”的景象难寻,河道杂草丛生,水流不畅,两岸垃圾随处可见,游人很少前往。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大背景下,南华县党委政府扛起责任,推进龙川江南华段河道整治,灵官桥“平桥烟柳”美景再现。

不止灵官桥,如今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象,在龙川江南华段近60公里的河道两侧处处可见。

龙川江灵官桥段治理前后对比。左为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右为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龙川江灵官桥段治理前后对比。左为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右为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治河——

推进河道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灵官桥旁有个村子,与古桥同名,叫灵官村,属龙川镇灵官社区。60岁的村民小组长欧汝基记得,小时候龙川江水清,看得见水底的石头;江里小鱼小虾多,小伙伴们常约着去捉;夏天天气热,大伙会到江里游泳……

“后来大家会把垃圾扔到河里,农业废水会排到河里,河道污染了,水葫芦遮了河面,河埂边村民种的菜也占了路……”欧汝基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惆怅。

十多公里外的沙桥镇田心村在龙川江上游。和灵官村比,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河道杂草丛生,河岸线被种上庄稼,河道环境堪忧。

龙川江是金沙江南岸一级支流,干流总长254公里,是南华县甚至楚雄州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龙川江绿美生态走廊,是二十万南华人民的希望。

老百姓的期待便是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南华县花大力气推进龙川江整治工作。

拿龙川镇来说,3月至6月,镇里出资对灵官桥上段进行了两次彻底清淤,对河岸农作物进行了两次彻底清理,终于让水面重新进入人们视线。

过程并不简单。“要清理村民河岸上占地种的蔬菜,镇里、社区、村里做了好几次工作,大伙才同意铲除。有些蔬菜刚到采摘季,镇里、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买了些。”欧汝基说。

田心村的情况类似。“一些村民河岸上占地种庄稼,把原来的路占了,开了好几次户长会,占地的村民才愿意退还。”沙桥镇水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放眼龙川江南华段近60公里,各乡镇党委政府扛起责任,成立专班牵动,筹措资金撬动、镇村组联动,全力推动龙川江河道治理,筑牢河湖生态屏障。

没多长时间,龙川江南华段有了肉眼可见的改观——河道畅通了。

治理后的龙川江灵官桥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治理后的龙川江灵官桥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打造——

促进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河道畅通只是第一步,还要实现岸绿、景美。

拿灵官桥来说,龙川镇政府出资,村民们投工投劳,在河岸栽了柳树,拓宽了路面,河岸民居外立面进行了统一粉刷,还建了公厕。

不止于此,镇里还出资在灵官桥两侧修了桥墩,不允许机动车通车;修建了凉亭、栈道,让村民们多个休闲娱乐的地方。

初冬时节,古桥下河水淙淙流淌,两岸柳树正吐新芽;桥头凉亭里,老人们正闲聊……镇南“古八景”之一的“平桥烟柳”仿佛再现眼前。

再看田心村,沙桥镇提出清除河堤上附着物、定界确权、清除河内树木杂草和植物、清除垃圾、河道修复5项工作目标,然后分步推进。“先是河道和河岸清理,清理后在河岸种上红枫和柳树,把美景带到田间地头。”沙桥镇水务中心主任何文才说。

再看龙川江南华段近60公里,水清了、河畅了、景美了、路通了,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心里舒畅。

话说回来,要让龙川江常水清岸绿,还得综合施策,常治长治。

治理后的龙川江灵官桥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治理后的龙川江灵官桥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我们把责任落到村、组,明确村干部定期开展巡河和问题整改督查,坚决防止反弹。”何文才说。灵官村则安排村民定期巡河。除此之外,每月每七八家村民值班一次,1日、15日定期巡河。

配足人员并非唯一举措。为彻底解决龙川江水环境,“我们争取400多万元资金,实施沿岸村庄的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和村内户外道路硬化项目,解决了污水乱排乱流、垃圾乱放乱堆的问题。”何文才说。

龙川镇不遑多让。“我们建立健全了乡村生活污水垃圾、厕所粪污治理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各种基础设施一次建成、长久使用、稳定发挥作用。”龙川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说。

龙川江是大伙的龙川江,要让龙川江沿岸生态宜居,南华县党委政府动员全民参与,营造共同关心母亲河、促进生态更美好的氛围。

龙川江景美了,灵官桥镇南“古八景”之一的“平桥烟柳”再现,游客自然来了,村民们的增收途径也多了。

说到整个南华县,当地正在龙川江沿岸布局一二三产业,进而实现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力争把龙川江治理打造成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好样板。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