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尽显生态之美

2022年11月16日11:2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抚仙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云南省澄江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湿地保护管理能力、保护恢复、科研监测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效。

湿地管护人员清理枯萎的水生植物和杂草。张婷摄

初冬时节,在抚仙湖北岸的国家湿地公园内,越冬候鸟成群结队,或迎风翱翔,或觅食嬉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年的这个时候,湿地管护人员马国亮和他的同事迎来了一年中较为繁忙的季节,他们需要及时打捞、清理湿地内枯萎的水生植物和杂草,确保开春后植被能生长得更好,从而起到保护湿地、调节水质的作用。

除了植被养护,外来物种防控、湿地水体、水生植物、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也是湿地管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保护抚仙湖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玉溪市启动了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2020年12月,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并授牌。

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红线范围以抚仙湖及汇水区相关区域为建设主体,总面积22971.65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1989.7公顷,湿地率达95.73%。规划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湿地特征显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域典型性、代表性和独特性。 

随着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的不断加强,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植物约470种,动物资源约300种。其中,有云南特有植物6种,中国特有植物51种;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抚仙湖特有鱼类12种。水清岸绿,鸟鸣啾啾,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及科学恢复,抚仙湖入湖水质得到改善,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无论在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功能展示、科普教育、湿地文化挖掘、科研监测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显著的典型示范作用,成为一条颇具生命力的保护抚仙湖绿色生态廊道。

澄江市抚仙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保护抚仙湖水生态为核心,将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全国湿地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高原湖泊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典范,将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张婷、杨沛承 澄江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