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官渡:滇池保护治理稳步推进

9月30日,昆明市官渡区举办主题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官渡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据介绍,十年来,官渡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完成中央、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水环境治理项目方面,一是重点完成盘龙江河岸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海河环保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宝象河环保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广普大沟水质提升工程、马料河水质提升示范工程、广福路截洪沟防洪综合整治工程等水环境治理工程,辖区15条主要入滇河道及重点支流均已实施工程整治。二是相继建设10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总污水处理量56400m³/d,10座等分散式调蓄池,总容积114800m³,为昆明市第十五水质净化厂建设过渡期间缓解片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提供了保障。三是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黑臭水体整改方案》及省、市相关要求,完成6条河道整治,四是污染负荷削减成效明显,“三年攻坚”行动期间共计削减化学需氧量9966.39吨、总氮2648.89吨、总磷277.96吨。
水质达标方面,通过实施河岸整治、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景观提升、雨季溢流调控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为改善滇池水质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1年底,辖区14条主要入滇河道中,除五甲宝象河、六甲宝象河常年断流外,其余河道年度平均水质均达到V类及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美丽河道建设方面,积极开展美丽河道建设申报工作,完成辖区盘龙江、新宝象河、大清河、小清河、老宝象河美丽河道建设,并成功申报为市级美丽河道。
湖滨生态湿地建设方面,十年来,官渡区生态湿地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宝丰、星海等湿地6074亩,其中建成湖滨湿地4150.5亩。星海、宝丰湿地已成为官渡区生态建设的靓丽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接受国内外考察学习超50万人次。通过湖滨生态湿地的建设,滇池湖岸线水域面积不断扩大,不仅为滇池湖岸线筑就起一道绿色屏障,极大地提升和改善了滇池湖滨带的生态环境,也给市民提供了科普、休闲、运动的场所,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淹积水改善方面,官渡区辖区内主要入湖河道为14条,原有河道多数仅能满足城市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经过整治后主要入湖河道大部分已达到昆明市城市防洪规划50年、100年一遇的标准。2012年至2022年辖区内主要干支道路淹积水点共计65个。经过整治和综合调度等措施,辖区内淹积水点数量及淹水时长逐年减少,2022年最强降雨干支道路发生淹积水点仅有9个,淹积水时长短且深度小,未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水环境保护治理中,截至2022年9月,共开展执法检查4736次,受理查处群众举报及区网格化监管平台交办件896起,12345市长热线交办件266起。加大对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破坏河岸堤防、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违规取水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水事矛盾化解排查工作,严格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认定违法事实,落实执法责任主体,严格依法查处。截至2022年9月,共立案查处164起,实施行政处罚89起、责令整改73起,收缴罚款287万元。(熊楠、虞杨 官渡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