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厚重的旧改“答卷”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惠民举措,又是民心工作;既是基建项目,更是社会治理工程。不仅事关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扩大惠民范围,增强民生实事项目普惠性,扩大民生实事覆盖面,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体现了党和政府安得广厦惠苍生,心系民生保安居的为民情怀。
受年代久远、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制约,老旧小区常常是“小修小补易,提质增效难”。老旧小区改造,许多设施有待升级。老旧小区改造不只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也体现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为进一步构建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各级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由居民议事会成员共同商谈形成居民议事制度,摸清当地老旧小区类型、居民改造愿望,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居民意识滞后、缺少共建共享观念,且对改造“意见不一”的问题,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老旧小区改造是我们书写“百姓利益无小事”的日常工作,实现了人民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飞跃。“有事来协商”,思想站位高,内容覆盖宽、群众联系广,为的就是携手选好题,从而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民生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排查整改暴露的各类问题,补齐老旧小区改造的短板弱项。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改了“面子”,如雨污分流、外立面塑造、弱电改造、消防改造、门卫室等,更是改“里子”,如化粪池、地面下的老旧管网、建筑内部的管道,让更多的“私人订制”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推动城市更新的系统工程,探索建立政府补贴、居民自筹、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好民生实事,以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细化流程、闭环管控,加快推进,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可量化极大地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实现了他们的“安居梦”。
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的价值所依、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这不再是某一次行动,而是一种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职能部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答卷。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让党的关爱温暖每一个人的心间,各地政府以“赶考”的心态,支撑了受惠群众的生活信念,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我们不仅满足于合格,更是精益求精要达到优秀,不管“考题”多难,“答卷”都应当书写得认真而厚重。(李跃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