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财经

云南蒙自通过"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评审【3】

2022年07月25日16:23 |
小字号

蒙自过桥米线小镇。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蒙自过桥米线小镇。蒙自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申报“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评审会议召开,蒙自市顺利通过“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评审。

“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评审专家组组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红河学院校长于干千,红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李梅,市委副书记李兴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彪,市政协主席符世海参加会议。

会上,于干千宣读了评审报告。专家组认为,蒙自创建“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具有四个优势:一是过桥米线兼具了饮食文化在地性和饮食消费包容性;二是过桥米线实现了产业和民生的双重赋能;三是过桥米线体现了文化和品牌的双向驱动;四是过桥米线具备了“走出去”的国际渠道优势和声誉优势。

专家组希望蒙自市做实过桥米线的各个环节,从过桥米线产业、运营模式、营销模式、连锁模式、人才培养、物流配送等方面打造出蒙自样本,不断丰富过桥米线的内涵与外延,使之成为云南、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往。“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在彰显地方特色的同时,要加入国际元素和国际色彩,让“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名副其实。要以立足当下的发展思维,利用好现有资源,借鉴好全国各地的美食经验,推广好蒙自过桥米线。

会上,于干千向李梅移交了评审报告。综合多方面因素和条件,并严谨对照申报标准,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专家组向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给出了授予蒙自“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称号的建议。

蒙自过桥米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何蒙自过桥米线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一起看看,专家眼里的蒙自过桥米线是什么样?

过桥米线见证了滇南水稻种植、南稻北面互鉴交融、多民族交流的发展进程,是历史变迁和民族交融中包容开放的创新产物。

用“妻子过桥送饭”“秀才考取功名”等饱含儒家文化思想内容的故事传说深化过桥米线文化内涵,成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生动素材。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求吉向善的美好祈愿赋予过桥米线的食用过程中,形成了“一旦富贵,一蛋圆满富贵有,放入鹌鹑蛋;二如来运,二烫鲜肉运长久,放入生肉片;……九九同心,九放韭菜齐同心;十全十美,十放米线过桥圆”的独特过桥米线品鉴仪式。

兼收并蓄蒙自世居少数民族饮食风俗,过桥米线配料中吸收了彝族“食鲜”习惯,增加生鱼片、生脊肉片、生鹌鹑蛋等“鲜食”内容,增强了过桥米线融合边疆民族文化的特色。

数据显示,在本土小吃影响力靠前的成都、重庆和西安,过桥米线的门店数量都超过8000多家,过桥米线完全具备与本地小吃抗衡的市场热度,在北上广深、杭州、南京、天津、苏州等餐饮消费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过桥米线门店数超过5万家;根据目前全国知名连锁米线品牌的注册地和门店分布区域,过桥米线在本省之外,已形成了江浙沪、广深和山东等三大消费集聚阵营。

过桥米线是蒙自的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品牌

过桥米线不仅是蒙自人的饮食生活方式,也是蒙自人馈赠给中国餐饮市场的礼物。蒙自过桥米线在蒙自人的智慧和努力下,不仅为滇菜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为蒙自城市文化形象和城市品牌个性作了最生动的注解。

2009年蒙自过桥米线为蒙自赢得“中国过桥米线之乡”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殊荣。无数美食爱好者、投资人投身到过桥米线品牌打造和过桥米线餐饮企业扩张中,随着各类米线品牌企业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张,在讲述蒙自过桥米线文化故事的同时,将进一步擦亮蒙自的城市品牌,立体化蒙自的城市个性。

2009年至今,蒙自过桥米线文化节已举办十余届,围绕着过桥米线IP的创意集市、创意手工艺品、伴手礼等不断涌现,节庆期间,蒙自市石榴庄园、过桥米线小镇热闹非凡,不断吸引国内外游客大量参与。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兴短视频网络平台,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

饮食类非遗传承,让过桥米线配菜、配料不断丰富,能满足不同口味需求,鸡蓉蛋花、蘸水过桥米线等创意层出不穷、新品类不断涌现。

传承创新过桥米线,是蒙自为之奋斗的事业。蒙自将举全市之力擦亮“百年过桥米线”这张名片,让过桥米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陈文刚、王晓梅、杜孟霓、张艳娥)

来源: 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