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铺就共同富裕基石
玉溪红塔大营街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小镇

穿过青砖黛瓦的中式庭院,漫步在流光溢彩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社区的街道上,很难相信这里40年前竟是一个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的“五难村”。
如今,五千七百多名大营街居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劳动力大多在本地集体企业就业,实现全民分红,分红数额从1岁起每人每年以500元递增,12岁以上每人每年6000元;小区物管和停车免费;读幼儿园免费;读初中到大学每年有补助;老年人有慰问或补助,年满94岁、100岁每年分别有5万元、10万元长寿奖,全社区形成尊老爱幼、和睦共处的良好风气。
大营街鸟瞰图。云南省总工会供图
自2019年大营街街道全面铺开产改工作以来,大营街完成了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产和卷烟辅料等5大板块产业布局。未来,大营街将致力打造集温泉度假、民俗体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玉溪旅游新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地、5A级旅游景区的幸福小镇。
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营街社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9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742人。大营街社区曾获“国家园林城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城镇”“云南十大名镇”等殊荣,更赢得“云南第一村”“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典范”“中国西部小康之星”等美誉。
回顾大营街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从农民—农民工—工人—产业工人的发展史。上世纪80年代初,大营街从最初的建筑业起步,积极发展集体企业,完成了最初的资金积累,迈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1985年,大营街经济总收入便超过400万元;1992年,大营街经济总收入超过1亿元,集体企业纷纷涌现。上世纪末至今,大营街盘活闲置集体土地,依托当地温泉、饮食文化等资源开发旅游业,由集体出资打造了汇龙生态园和映月潭休闲文化中心两个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三产和二产“比翼齐飞”。
大营街夜景。云南省总工会供图
2020年,大营街社区实现经济总收入1418984万元,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26元。“大营街共同富裕之路的铺就,离不开集体经济的支持。”大营街社区党委书记颜伟介绍道。
经过大营街街道全面铺开“产改”工作,目前,大营街已经完成了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产和卷烟辅料等5大板块的产业布局。未来,大营街还将打造集温泉度假、民俗体验、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玉溪旅游新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地、5A级旅游景区的幸福小镇,这将极大地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和居民收入。(云南省总工会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