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傣家人的“灵魂乐器”
2022年07月11日12:1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傣族最典型、古老乐器之一就是象脚鼓,象脚鼓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其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波月底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上允镇下允村城子组人,是当地制作象脚鼓能手。目前,已被相关保护单位推荐为普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传统手工象脚鼓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象脚鼓。邓绍宏摄
波月底擅长传统手工技艺,会跳傣族舞,通晓傣族风俗礼仪知识,是当地知名人士。70出头的他,在自己的家里坚持制作象脚鼓已30余年。据波月底介绍,制作象脚鼓一般选用椿树、杨柳树、云槐树、攀枝花树、牛嗓管树等几种树木,木料要在农历八月砍伐,因那段时间的竹木质地好,不易虫蛀,也不易开裂。
傣族象脚鼓舞。召树惇摄
象脚鼓是由鼓身和鼓皮两个部分构成的单面桶鼓,其制作工序繁杂,需要用到锯、锤、斧、刀、铲、凿、锥等工具,一只象脚鼓从选树到制成大约需要3—4个月时间,至今依然只能靠纯手工完成,工艺难度更高,因此显得更加珍贵。
“年轻时我也是个优秀的象脚鼓手呢!”波月底回忆道,“敲击象脚鼓时鼓声阵阵,你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也强劲有力,感受到鼓面传来的强大生命力。”
在傣族人心里,象脚鼓不仅仅是乐器,而是具有生命的。每逢傣族盛大节庆,人们都要请出象脚鼓,雄浑、悠长的鼓声犹如滚滚春雷,震荡心弦,传递着傣族人民的热情。
傣族泼水节热闹场面。召树惇摄
如今,象脚鼓舞活动已经不局限于祭祀和节庆,已经融入了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它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有效载体,影响着傣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审美观念和音乐、舞蹈、服饰等多方面的文化传播,不断创造和丰富着傣族的文化内涵。(张婕、李娜妥)
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