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州市

守牢百姓“粮袋子”

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2年04月29日11:4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2000亩红薯基地正如火如荼开展育苗移栽,膜下是地埋管滴灌系统。阮松萍摄
2000亩红薯基地正如火如荼开展育苗移栽,膜下是地埋管滴灌系统。阮松萍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云南省曲靖市是农业大市,今年省级下达曲靖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4.28万亩,目前,曲靖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1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耕地质量持续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多措并举,靠前服务,对客户设备及电网线路进行巡查。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持续跟踪各项目办电情况,并通过带电作业等方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接通用电,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助力全省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开展。全年,曲靖供电局电网基建项目投资达7.3亿元,电网将护航曲靖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看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看着永发及相邻几个社区的700余亩旱改水农田里,挖机、大型微耕机机声隆隆,原来零散的山坡地正在被开挖、平整成连成一大片的“田成方、渠相通、管成网、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质量农田。马龙区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副主任宗德文最是高兴。

“以前我们靠天吃饭,这山坳间的坡地就只能种点玉米、土豆等。去掉种子、劳动力等成本,根本赚不了什么钱。要是收成不好,还会贴本。”宗德文说,其实老百姓也想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但由于坡地多、水利条件不达标,只得望地兴叹。当地政府也并非不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说到底,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和水源,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正好从根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现在好了,上有国家政策支持,大山有新希望了。”2月底开始建设后,宗德文每天早出晚归忙现场协调,回家时常一身灰,但这些劳累都难掩他内心的激动。

“也很感谢各方的通力配合和支持。”春耕不等人,农时贵如金。蓄水用的大水池,抽水用的160千伏安变压器建好,原本宗德文很担心接电时停电影响其他农户的春耕生产。没承想事情出奇地顺利,4月22日,马龙供电局便早早来开展带电作业。

电能满格,清凉的山泉水从小山包这边通过引水渠抽到山那边的蓄水池里,再流往周边的高标准农田。“‘五一’前后插秧机就要进场了!”宗德文笑得合不拢嘴。

一直以来,曲靖供电局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数据显示,去年该局配网带电作业6136次,节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16.61小时;2022年截至4月底,曲靖供电局已开展配网带电作业2204次,节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5.82小时。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麒麟区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边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一边按照“产业随着基地走、基地随着产业走”的思路,成功引进粮食、水果、蔬菜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把“耕地变良田、农民变产业工人”,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土地平了,电给力,水肥到位,不少原本不敢想不敢种的作物也成为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在越州镇农业示范基地里,上百个务工农民正如火如荼开展红薯苗移栽。轻轻一推,用细棍将小苗斜插进薄膜内,间隔20公分即可再插下一株。早前,薄膜下早已铺好了采用机械化运作的地埋管。8个水池16台抽水泵一运作,水龙头一开,滴灌系统即可自行运转,水、肥、抗菌杀虫需求都可满足,极大释放了管理人力,提高了耕种灌溉效能。“插苗时请的工人最多,多的时候每天两三百人,科技赋能,2000亩的红薯基地日常管理只需要五六十个人就够了。”某农业科技公司红薯基地负责人伏德有说。

来务工的陈所仙已54岁,向基地出租了土地20年,每亩每年有1900元收入。此外,来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00元,闲时还可以打理家里的四五亩玉米地。“要是后期能被聘为基地的分片承包管理员,管理得好的话,基本工资加效益加后期销售提成,预计每月可获得1万多元工资。”陈所仙说。

“瓜好得苗好,为保证品质,我们采用地墨烯地热线埋管升温技术进行反季节育苗,共铺设了18000平方米低热管线。低于8℃苗就会冻死,得确保育苗棚种苗能在23℃的环境里快速生长。”伏德有说,基地对电的需求度很高,地热及滴灌均需24小时稳定用电。“供电所很给力,一个月内就帮我们3台共815千伏安变压器通了电,前前后后打了许多电话,多次上门巡视线路、走访。”

洽谈意向性收购合作,预计八九月又软又糯的西瓜红高原红薯将被卖到北上广地区,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同步销售。伏德有表示,一旦这片“实验田”成功,下步基地规模将扩大到3万亩,以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共同振兴乡村。(阮松萍、温娴、郭健、恭倩玉)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