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人勤春来早 农民春耕忙

人民网昆明4月22日电 (记者木胜玉)人勤春来早。当前,昆明市西山区农业生产进入春耕备耕繁忙时期。“姜一身都是宝,鲜姜、干姜都不愁卖不掉。”4月21日,西山区团结街道蔡家社区山坡地上,一群农户围着小黄姜种植技术人员,学习探讨小黄姜种植和销路问题,“姜地杂草如果不多,人工除草是最好的,如杂草很多,再考虑农药除草。”
“姜嫩素广泛应用于化妆、保健、避孕、镇痛、麻醉等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化工价值。”不仅如此,什么时候打除草剂,怎么样长势才好,小黄姜怎么售卖等问题,技术人员和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都跟农户进行了详细交流,以消除农户一切后顾之忧。
据了解,2021年,西山区在蔡家社区进行了5亩不同海拔的小黄姜试验种植,经测产平均亩产为1800千克,亩产值63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望成为蔡家社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今年,蔡家社区计划示范种植小黄姜110亩,并与罗平县某食品公司公司签订了小黄姜种子采购合同、种植技术报务协议和供销合同。
同样,在蔡家社区大平地村民小组的田地里,技术人员正忙着给农户介绍如何给新品种黄金油桃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后,能阻断果实对农药、化肥的吸收,避免果蝇侵扰,还能保证水果表面光滑、干净,光泽好,卖相好。”“套袋这样操作,左手拿着袋顶,右手伸进袋内把袋子崩开,套上幼果后再仔细封好口。”细致地讲解让村民听得很明白。
据介绍,2021年,西山区从文山州砚山县引进黄金油桃新品种4个、691株,选定海拔高度1758m、1870m、2040m、2165m的4块园地作为试验地,栽植成活率达97.1%。
为减轻农民负担,本项目除工时费和农家肥由种植户承担外,政府给予补助10万元。由于试验存在风险,试验地每亩每年给予农作物经济补偿费2000元,一次性补偿2年。
一年来,在西山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种植户的管理下,通过实施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定干、整形修剪、果实套袋等技术措施,今年大部分果树已进入试花挂果期。
据了解,为服务农民群众春耕,西山区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经常深入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安全,对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进行检查监管,目前已检查农资市场8次,出动执法人员83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和生产企业14家,随机抽查农作物种子644个。
同时,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山区和绿色智能农机具补贴力度,鼓励农业生产托管和代耕代种。目前已完成机耕面积23944亩、机播面积2871亩、机收面积7087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32%。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山区完成水稻育秧50亩,种植玉米3555亩、马铃薯450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3251亩,完成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面积520亩,花卉园艺种植面积9571.545亩,引进6个车厘子新品种、3个余甘子新品种示范种植。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