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罗平全力打造“高端食品基地”
最近几天,天气逐渐转暖。走进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忙碌,正在晾晒小黄姜、选姜,为小黄姜种植做准备,为一系列生姜文化活动做准备。
该公司负责人刘倩介绍,工人们在将窖藏的姜种取出并杀菌后,先晒1—2天,为姜育苗做准备。下一步,将在整地、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环节实行生态绿色种植,建设集加工、营销、科研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不断丰富产品系列,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小黄姜品质,使产品各个生产流程都走上标准化轨道。
养蜂。
“产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我们将深度发掘小黄姜的食用、药用价值及文化内涵,充分挖掘生姜文化,整合提升及开发生姜文化资源,拓展生姜产业链向旅游、文创等领域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刘倩说道。
罗平县委、县政府提出,到2025年农业总产值力争达18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达80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产值力争达65亿元。
畜牲养殖。
工业化谋划 农业转型升级
罗平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确保粮食安全为重点,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每年策划包装一批重点产业链发展项目,瞄准全国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带动示范性强、产加销一体化的重大项目,确保5年内实现年均12%以上的投资增速。强化大抓企业的理念,鼓励大型企业在罗平建设加工基地、研发工作站等,力争5年内新增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2户以上、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以上,力争推动1户以上龙头企业上市。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把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流转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相结合,力争到2025年流转土地38万亩以上。加快培育“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坚持用“一县一业”思路谋划产业,以省级特色县创建为引领,聚焦油菜、水果、生猪、肉牛产业,培育罗平小黄姜、油菜、热区水果、生猪、肉牛等主导产业,到2025年,力争打造出7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扶持培育壮大小黄姜农业龙头企业18家,打造小黄姜“一村一品”专业村25个,建立小黄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成小黄姜“绿色食品牌”产业认证基地2万亩,绿色有机产品年供给量不低于5万吨。
柠檬产业。
强链延链展链 提升质量效益
发挥好全省最大旱地油菜种植区域优势,加大农旅融合,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调整优化油菜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完善罗平坝子三产融合油菜产业带,以坝区为主的油菜多功能开发为重点,建成集油菜生产、加工、蜂产业、旅游、服务等三产高度融合的油菜产业带,建设南部民族特色绿色油菜产业带,开发北部地域特色生态油菜产业带。加快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融合主体,以工业园区(长青片区)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入驻企业达25户以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开发罗平县小黄姜、罗平菜油、罗平蜂蜜及精品小包装蔬菜、猪肉制品、雪花牛肉等高端食品。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服务体系,以罗平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为契机,拓展农业多功能,做活农业服务业,创新融合方式,发展罗平油菜籽“四园”(油园、花园、蜜园和菜园)经济,推进菜果花畜渔特色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发展高原特色林下经济产业带,探索在金鸡峰丛林下通过中药材种植美化山峰。
选育姜块。
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品牌集群
高标准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强化大抓基地的理念,建设一批百亩为点、千亩成线、万亩连片的“绿色食品牌”产品基地,力争5年内新增绿色有机认证数量40个以上,面积达10万亩,建设绿色化、设施化、有机化“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40个以上。加快打造“绿色食品牌”,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罗平小黄姜”“罗平蜂蜜”“罗平菜油”等知名品牌保护。着力打造高端水果新兴产区,坚持将水果作为重要的新兴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充分发挥低热河谷槽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柠檬、柑橘、柚子等热区水果,在罗平北部稳步推进温带水果种植。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依托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强化种猪生产基地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中心。依托肉牛养殖企业,实施优质肉牛扩繁养殖工程,建设罗平“云岭牛”规模化养殖基地,打响高档雪花牛肉品牌。着力打造高端蔬菜新兴产区,重点打造九龙—长底—鲁布革河谷槽区设施蔬菜,阿岗—马街北部山区山地生态蔬菜产业带,规模化发展常年、夏秋、冬春高品质的天然健康型蔬菜。(卢永、毛虹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