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菜供给升级 龙头带动市场

 
2022年02月20日09:04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云菜供给升级 龙头带动市场

玉米种植基地

精细发展,由“内”至“外”提升

2021年,蔬菜收购商张嘉文收购了8000多吨云南蔬菜,销售到粤港澳大湾区。

张嘉文介绍,油麦菜、意大利生菜、上海青、黄白这4种蔬菜出滇数量多,深受省外消费者喜爱,有着“四大金刚”的美誉。

当张嘉文与省外客户洽谈交易时,在著名的蔬菜产地玉溪市通海县,也有许多人为云菜出滇忙碌着。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是通海当地主要的蔬菜企业之一。企业的蔬菜产品有近百种,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内销售市场包括北京、广东、广西、贵州、内蒙古、新疆等地,与多个大型商超、餐饮品牌都有合作。

公司负责人杨卫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每年增速在20%左右。这两年,消费者对于蔬菜的品质更加重视,市场对精小包装的蔬菜产品需求大,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也很受欢迎。为此,企业全力推进绿色有机化、设施化、数字化种植,升级加工生产线,积极拓展包装、营销、配送等环节的创新。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过近20年的摸爬滚打,杨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感受到蔬菜产业从粗放到精细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今年1月,经过杨卫与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成立,杨卫任执行会长。他说,协会将增进产销对接,整合省内外资源,并促进先进技术、理念的交流。

春节期间,春沐源集团大理基地里依然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一年的旺季,大家对蔬果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大理基地的同事加班加点采摘、加工、运输,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春沐源集团高级副总裁、春沐源科技农业CEO、合伙人赖赣峰介绍。

春沐源集团是一家来自深圳的数字农业、科技农业企业,2017年牵手云南,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注册成立了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理春沐源)。

“樱桃番茄是我们的王牌产品,大理是我们的樱桃番茄全球主产区之一。”赖赣峰说,2020年至2021年,大理春沐源收获满满,获得了“云南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云南10大名品”“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赖赣峰说:“在获得了相关认证和荣誉之后,我们专门把这些内容印在了包装上。消费者本来对云南产的蔬果就有天然好感,取得了相关认证后,对于产品渠道开拓、销量提升方面,带来了更大助力。”

2021年9月,大理春沐源还完成了越冬玻璃温室K1(温室编号)的建设。温室引入了先进技术设施,能让雨水回收净化后成为灌溉用水,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樱桃番茄生长所需的气肥。

除了在硬件设施上发力,企业也深化与“外脑”的合作。

2021年,春沐源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围绕智能恒温分拣中心建设、采后保鲜、新标准温室建设开展深度合作。瓦赫宁根大学将为大理春沐源连续提供3年的顾问服务,为他们出谋划策,培养专业人才。

一系列的投入,终于在2021年带来丰收的喜讯。大理基地的樱桃番茄产量、产值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基地年产值近亿元,较2020年实现50%的增长。

“樱桃番茄大部分都销往了省外,每天都有冷链直发车发往全国各地。”赖赣峰说,目前在盒马、山姆、百果园、沃尔玛、华润万家等线上线下渠道,都能买到产自云南的樱桃番茄。

展望新一年,大理春沐源对于扎根云南、加大建设更有信心。“我们将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和优质农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云南的绿和美。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温室建设力度。同时,推出更多例如葡萄番茄、朱古力番茄等差异化新单品。”赖赣峰说,在努力打造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开拓市场,以实际行动,助力云品出滇。

数字赋能,从“头”到“尾”升级

春节前,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的采购高金鹏应接不暇,因为受春节消费热潮带动,客户对云南蔬菜的需求旺盛。

高金鹏主要负责云南玉米、黄瓜、番茄、洋葱等蔬菜的采购。这些蔬菜通过“淘菜菜”以及“芭芭农场”等阿里数字农业平台销售到广州、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他介绍,广州是主要的市场之一。广州本身人口多、市场大,同时还可以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云南有着高原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优势,蔬菜品类丰富、口感优良、品质新鲜,备受消费者青睐。

谈及社区电商新零售模式与蔬菜产业的结合,高金鹏说,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从种子到餐桌的供需两端都获得了便利。对消费端来说,消费者手机“点一点”即可购买到想要的蔬菜,方便省心。对生产端来说,有订单需求指引生产,有技术和标准可以引导农户规范种植,促进品控提升,有订单,有人买,成本、收益都可视化,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更高,收益也更好。

对于互联网给蔬菜产业带来的从“头”到“尾”的改变,主要负责采购云南花糯小玉米的阿里数农云南区采购罗孟杰也很有体会。

罗孟杰说,云南花糯小玉米的故事要回溯到2019年。“当时花糯小玉米在全国还没有什么知名度,我们发掘到这一优质蔬菜品类后,通过阿里数字平台开始推广。同时,邀请阿里的质量监督、品控等部门到花糯小玉米加工工厂、田间地头进行检验和考察,逐步实现花糯小玉米规范化种植、加工。”罗孟杰说,这期间,阿里还联合各玉米加工厂共同制定了花糯小玉米收货标准,并对花糯小玉米进行分级,将不同等级的产品销售到相对应的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价格收益最大化。

经过3年多的努力,花糯小玉米已实现全年供应,在全国玉米市场有了一定的份额。除了不断供,花糯小玉米的供应还做到了又快又鲜。他举例,消费者在“淘菜菜”社区团购平台团购花糯小玉米,第二天就可以在社区取货,这背后是采购、品控、加工、冷链运输等环节的升级和云菜供应链的不断完善。

罗孟杰介绍,随着花糯小玉米产业发展,如今,在普洱,超过千户种植户实现增收;在西双版纳,多家花糯小玉米工厂正计划着联合当地政府申请花糯小玉米的地理标志。(记者 刘子语 韩成圆 姚程程 李玲)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