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云南:打出精准组合拳 筑牢返贫防火墙

2022年02月20日09:03 | 来源:云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出精准组合拳 筑牢返贫防火墙

  话题

  云南省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怎样实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政府救助平台”的运行情况如何?2月17日,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云波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多措并举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云南省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云南省通过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建了‘一平台三机制’,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推进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政策举措、项目资金、机构队伍有效衔接,使脱贫成效得到持续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云波介绍了云南省为防止农村低收入人口发生规模性返贫所采取的具体做法:一是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省、州(市)、县、乡村成立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了领导挂县、部门包乡、干部驻村的帮扶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云南省全面落实了政府找、找政府的监测体系,进一步压实各级干部责任,发动驻村工作队定期对脱贫人口和有困难的其他群众进行排查、梳理、分析,根据群众的申请,对有困难的群众按照政策及时帮扶。同时,创建“政府救助平台”,让农村困难群众遇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困难,能就近提出申请,县级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受理,省、州(市)进行监督办理,保证返贫监测网越织越密,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三是推动帮扶政策稳定有效衔接。保持教育精准资助、医疗健康帮扶、低保兜底、产业就业等主要政策保持总体稳定,严防因政策急转急退造成政策性返贫,云南省出台了衔接配套政策文件87个;四是突出就业产业帮扶。建立健全了扶贫扶智机制,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发展动力,并建立了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五是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主动加强与上海市的沟通衔接,推动沪滇协作在更多领域取得新成果。2021年,上海市投入的帮扶资金达到了42.8亿元,实施了1577个项目,云南省分别选派263名干部和112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上海市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分别接收上海市221名挂职干部和68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88个县帮助工作。同时,通过云品“六进”活动的开展和蔬菜保供基地的建设,累计销售云南省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53.7亿元,其中销售已认定扶贫产品35.35亿元,元阳红米、昭通苹果、保山咖啡等沪滇消费协作品牌成了上海市场的抢手货。

  完善网络 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返贫监测和帮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云南省如何实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原省扶贫办副主任、现省教育厅副厅长唐家华表示,为了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云南省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云南省通过做实防止返贫和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唐家华介绍,一是制发了《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工作对象、监测底线和监测范围,明确识别纳入和标注风险消除的程序和方法,提出分类精准帮扶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考核评估的工作要求;二是全面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双组长”负责制和“双月定期研究调度”工作机制,目前全省已形成了村小组日监测、行政村周报告、乡镇每旬进行分析、各县(市、区)进行每月工作监测和帮扶;三是坚持双向发力,监测不留死角。云南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坚持“政府找群众”,持续强化干部定期排查和部门筛查预警工作,另一方面引导“群众找政府”,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创新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府救助平台”,不断拓展群众求助的渠道,形成“政府找”和“找政府”双向协同的防返贫监测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四是开展精准及时帮扶。在帮扶过程中,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相关制度的落实。同时,云南省狠抓发展产业和扩大就业,使产业吸纳群众就业的覆盖程度不断提高,增加群众的务工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五是全面加强信息化能力。2021年是驻村工作队员全面轮换的重要时期,全省开展了近9000场次的培训,加强了信息员队伍建设,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云南省全面开展了数据共享和数据比对工作,为帮扶对象识别、帮扶措施落实起到了保障作用。

  搭建平台 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毕喜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鹿鸣乡罗溪村的村民,他的妻子2019年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经过治疗,妻子身体有所好转,但却丧失了劳动力。2021年9月,毕喜昌又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需长期进行化疗,让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去年12月,毕喜昌得知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可以对他进行帮扶。通过“他人代办”的方式,村干部为夫妻俩申报了救助。

  鹿鸣乡罗溪村社会救助协理员毕武说,考虑到毕喜昌后续还要化疗,所以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他们一家三口有两个病人,因此还申请了低保和大病专项救治。

  这条救助信息受理之后,乡镇干部很快就到毕喜昌家进行了入户调查核实。20多天后,毕喜昌的救助申请就办下来了。现在毕喜昌一家每人每月有270元的低保,并获得临时救助金5000元,大病专项救治还可以让毕喜昌看病时减免费用。

  “过去群众的诉求和申请需要逐级上报审批,‘政府救助平台’不仅打通了多部门的业务协同,还实现了数据共享,缩短了信息核查比对时间,有效提高了基层办事效率。”祥云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全认为,“政府救助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免去了老百姓跑腿的过程。

  “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建立,能够方便农村群众在遇到‘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时,第一时间无障碍地在线上提出申请,倒逼相关部门扛实责任、优化服务,与线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结合,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黄云波介绍,目前,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上线注册群众已达235万,提出了17.8万个申请事项,其中涉及民政、就业、住房的内容占申请事项的90%以上。随着群众知晓面的扩大,平台的作用会更加彰显,全省防返贫监测网会越织越密。

  唐家华则对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事项申请办理时效、督办流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介绍:“政府救助平台”共涉及7个部门15个服务事项,相关部门已经根据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回应群众诉求。在事项受理后,临近办结时间时,系统会自动提醒这一单救助服务事项还未办结,相关工作人员会得到及时警醒,关联的领导则会对这项工作进行技术催办。一旦出现超时工单,上级部门将及时对这个单子进行督办,确保群众提出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除了日常监督、受理催办、超时督办外,“政府救助平台”还会对办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为办理部门打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李翕坚)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