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烟营销中心开展“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

![]() |
授课现场。 |
近日,在云南中烟营销中心浙江分中心办公室里,正在进行一次“关爱职工心理健康”的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由云南中烟营销中心组织开展,覆盖云南中烟营销中心33个分中心近800名职工。
本次“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授课的老师是心理学老师于芳,简单介绍自己后职工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聊家庭关系。比如,怎么和孩子、老人相处等等,大家兴趣盎然。这种看似无序、轻松的课程,背后实则有一套体系作支撑。职工在上课前,都会做相关测评,一方面是筛查高危人群,另一方面是让老师更熟悉团队的状况。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测评结果以及云南中烟营销中心的需求,于芳的每次互动,都有针对性,也会非常注意保护职工隐私。
集中授课着眼于同事之间的关系,能促进团队凝聚力。比如,有个环节是老师带职工玩OH卡牌(潜意识投射卡)。每人心里想一个问题,抽一张OH卡牌,牌面上的图案,就是问题的答案。然后,职工将自己抽卡时所想的问题说出来,并解读自己抽到的牌。
课堂的气氛热烈。有职工说,自己抽牌时想的是孩子的学业,抽到的牌上有一面红旗,这可能意味着前景光明。大家哄笑,于芳也欣欣然。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自身会治愈的。作为同事,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心里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某个同事面对问题时,他的处理方式比我好,那么我也要作出改变。”于芳说。
从活动流程上看来,在每个分中心集中授课之后,活动往往会安排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象的选择,往往根据此前的测评结果。如果其中存在高危个体,老师会进行干预。同时,职工也可以在课后找到老师咨询,以便获得“持续地支持”。从这个角度看,“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场活动,而是一个长效机制。
对于这样的长效机制,云南中烟营销中心机关工会主席、营销中心一级助理郑文红介绍,从此前的“大课”到各分中心的“小课”,通过更深入和细致的工作,实现了从填鸭式到定制化的转变,让职工们的状态从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接受专家疏导。
此外,云南中烟营销中心工会也并不是“甩手掌柜”,每个分中心的课程开始前,除了测评,还要根据需求选择课程。工会提前对课程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对课程进行调整。在“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开始后,为了确认课程效果,云南中烟营销中心党建工作部(群团工作部、工会办公室)部长陶宁辉和郑文红曾分别跟着于芳参与了几个分中心的活动。2021年,“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计划有19期。受疫情影响,从6月26日开始,截至10月24日,完成11期。陶宁辉说,作为云南中烟营销中心工会的重点工作,“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将持续下去,并做深、做细、做实。
陶宁辉表示,这项工作体现云南中烟“净管理”的理念,也就是目标精准、过程简洁可复制、结果真实。整体而言,云南中烟营销中心工会“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活动,颠覆了以往工会开展活动的逻辑,促进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并通过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可借鉴的模式。(陶宁辉 文/图)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