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杨高速通车 滇东北乡村振兴增添"黄金通道"【3】

9月27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云南杨柳(滇黔界)至宣威高速公路(简称宣杨高速)建成通车,并将于10月1日0时正式并网通行。宣杨高速通车后,将有力改善滇黔结合部地区落后、封闭的交通条件,结束沿线18万群众出行不便的历史,为滇东北地区乡村振兴打通一条“黄金通道”。
宣杨高速公路是云南省道网规划S11线中的一段,属于滇、黔两省同步建设的威宁至宣威高速公路云南段。起点位于滇、黔两省省界,与规划贵州省威宁至围仗(黔滇界)高速公路相接,向南依次经杨柳镇、倘塘镇、来宾街道、西宁街道,终于双龙街道塘坊村,与普立(滇黔界)至宣威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相接。项目全长48.198公里,全线共有39座桥梁,7座隧道,桥隧比46.68%,总投资71.05亿元,建设期3年,运营期30年,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履行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责任。
宣杨高速通车后,宣威市到杨柳镇的行车时间将从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大大缩短沿线地区群众往来滇黔两省的时间,加快与昆明、贵阳、重庆等重要城市的接轨与融入,也使滇东北地区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通达范围更广,为当地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为滇东北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限,农民增收致富难,老百姓早就盼着通高速了,现在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宣威市杨柳镇围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顾怀良说,宣杨高速极大改善了围仗村的交通条件,为该村发展生猪产业提供了便利,村里计划大力扶持生态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当地农民种植的玉米、自制的宣威火腿等这些曾受制于交通条件而难以发展的农特产品,也将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更加畅销。
中国能建葛洲坝宣杨高速项目公司副总工程师程杰介绍,宣杨高速施工现场地质复杂,自2018年7月开工以来遭受多轮暴雨、山洪侵袭,产生多处冲刷、裂缝、沉陷、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全线施工造成极大影响。葛洲坝建设者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科学统筹资源配置,精心组织施工,努力克服疫情、地质灾害影响,坚持打造平安工地、绿色工程、品牌工程。
据悉,宣杨高速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运用国内最先进的预测预报手段探明地质情况,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攻克施工难题、提升工程质效。同时,宣杨高速为取得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通过实地调研、优化方案,减少了土地和林地的占用,制定了科学的环保举措,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努力打造一条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生态之路。(王伟、张蕾)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