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社会

大树杜鹃在云南高黎贡山“开枝散叶”(组图)

2021年08月26日18:5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高黎贡山大树杜鹃。
高黎贡山大树杜鹃。

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绚丽,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高黎贡山有近200种杜鹃花,是天然的杜鹃花园。而其中的大树杜鹃大名鼎鼎,在所有杜鹃花中独占花魁,堪称一绝。

大树杜鹃壮硕奇美,树型最大、花朵最大、枝干最粗壮,因此被称为大树杜鹃。在这些大树杜鹃中,那树干直径最粗的,则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大树杜鹃王”。

寻找

从1980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决心寻觅大树杜鹃的踪迹。1981年,冯国楣和他的助手才在原腾冲县境内大塘海拔2400米高处的密林中,找到了第一株大树杜鹃。这株杜鹃高达20米以上,胸径约30-50厘米,它一树高擎着无数朵钟形的花朵,单花直径6-8厘米,有的居然20多朵成团开放,在万绿丛中,豁然生出团团红云紫霞,华照山野。后来,在大塘的其他地方也相继发现了大树杜鹃。这是中国科技人员在杜鹃花属研究中的重大成果。

寻找在继续,1982年2月,有关科研单位在大塘境内又发现了一株胸径127厘米、树高25米的大树杜鹃,这是当时世界上所找到的最大的大树杜鹃。

可是,原腾冲县林业局、县林业协会、县科委的科技工作者远远不满足这一发现,1982年4月,3个单位的10个同志组成杜鹃花王考察组,再次深入高黎贡山腹地,终于在大塘大河头以北的高黎贡山山腰发现了世界罕见的大树杜鹃群落。在面积为0.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又发现40余株大树杜鹃,可以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杜鹃王国”。其中胸径在1米左右的共12株,其中一株生长于海拔2380米的山林中的大树杜鹃,树高达25米以上,基部直径307厘米(当年公布的数据),树冠60平方米,离地面20厘米处又分成三大植株,仅其中两株的直径就达1.57米和1.11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大树杜鹃,是当之无愧的杜鹃“王中之王”。

新的记录随之产生,最开始发现的那棵大树杜鹃,树的直径为87厘米。如今在高黎贡山开花的大树杜鹃,直径为330厘米(最新的监测数据),树龄630年,被尊为高黎贡山的“镇山之宝”。

保护

自打发现大树杜鹃群落以来,有关部门对它们的保护就非常重视,特别是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更是不遗余力。

陈映照,是该分局的高级工程师。2014年,自小在高黎贡山脚下长大的陈映照,从前辈手中接过了研究保护大树杜鹃的重任。

2014年初,陈映照和同事一起,开始了大树杜鹃的研究。

工作人员在大树杜鹃分布的这个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野外调查和排查。凡是胸径超过5厘米的大树杜鹃植株,全部挂牌登记,位置、树高、冠幅、生长地等都进行了详细地记录。经过大半年的调查,大家终于弄清了大树杜鹃的数量——1771株,其中包含550株幼苗。其中,被世界公认的那一株大树杜鹃王,树高28米,基径3.3米,树冠61平方米,树龄已达630年。

在调查中,陈映照发现,在大树杜鹃王开花的季节,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和游客慕名前来,除了在远处观看拍照外,不少游人甚至随意爬上大树杜鹃王的树干。尽管没有人故意破坏,但陈映照还是担心,过多的人为活动,会对这棵630岁高龄的大树杜鹃王造成伤害。另外,陈映照更担心的是,大树杜鹃自然繁殖十分不易,现在大树下面枯枝中生长起来的两棵幼苗(保护区工作人员爱称它们为“王子”和“公主”),会被前来观光的游客不小心踩死。

很快,保护区采纳了陈映照的建议,在大树杜鹃王的四周装上了围栏,开始禁止游客随意靠近踩踏或攀爬杜鹃王。2016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树杜鹃王,保护区将大树杜鹃王分布的片区划为“禁地”,禁止游客和当地村民前来参观拍照。4年多来,也只有护林员才能一睹她的真容。

现在,陈映照和同事每年都到大树杜鹃分布的大塘社区、学校开展宣传。通过宣传,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家乡原来还有这么好看、珍稀的东西。“除了培养小孩子的保护意识,更可以增加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陈映照说。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现存的1771株大树杜鹃仅分布在高黎贡山腾冲的极小区域,共一千多亩。除此之外的高黎贡山其他地方,居然没有一株大树杜鹃分布。

繁育

“若再不加以保护和人工繁育,大树杜鹃很有灭绝的危险。”陈映照说,“从2015年开始,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开始摸索着人工繁育大树杜鹃。”

但摆在陈映照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就是种子。“别看大树杜鹃那么大,但种子却是太小了。”陈映照说,种子小,就意味着繁育困难,很难自然扎根到土里。

尝试过低温处理、药物处理和常温处理等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也尝试过扦插、嫁接等方法,3年后,腾冲分局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低温处理种子的方式,成功地繁育出80多株幼苗。2017,这些幼苗被移栽至与原生地森林植被及气候类型相似的高黎贡山林家铺。

大树杜鹃的回归种植试验,由此开启。

截至今年3月,经调查发现,当初移栽的大树杜鹃还有48株成活,而且长势不错。最高的已经40多厘米,大多数大树杜鹃已长出五六片叶子。“要是没有人为破坏,或者不遭遇野猪等破坏性较大的野生动物,这些大树杜鹃应该都能成活。”陈映照说。

回归

近年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合作,不断探索大树杜鹃的保护模式,从近地保护、人工扩繁到回归种植、迁地保护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成功繁育出大树杜鹃幼苗,今年5月,已将300株幼苗交由腾冲分局在高黎贡山进行回归种植。其中100株移栽在腾冲市高黎贡山植物园,200株依旧移植在林家铺。此次栽种的树苗上都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树的编号、来源和相关知识。

另外,陈映照和同事们已经在大树杜鹃群落布设了5个400平方米至900平方米不等的样地,集中监测样地内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及变化对大树杜鹃生长的影响,以期弄清适宜大树杜鹃生长的环境,为今后大树杜鹃的回归种植保驾护航。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充沛的雨水,天然的养分,让这些移栽的大树杜鹃幼苗长势喜人。得益于科学研究和人们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大树杜鹃这一高黎贡山内的稀有物种终于不负所望,续写了“开枝散叶”的故事。(龚祖金、陈映照、杜加从/文  刘正凡、龚祖金、毕争、黄湘源、陈映照/图)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