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要闻

国际权威刊物刊发云大古生物化石研究成果

2021年07月01日14:22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云南大学供图
云南大学供图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师杨显峰联合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在生态学国际顶级刊物《自然-生态与进化》上发表了寒武纪海洋群落生态最新研究成果。此前,杨显峰等人经过四年多野外考察和挖掘,在昆明市呈贡区海晏村发现一个新的寒武纪海洋生物化石群。此次的研究成果便是针对海晏村生物化石群研究而来。

海晏村古生物化石群产出了极其丰富的不同门类的早、中期个体发育阶段的化石标本,甚至包括三维立体保存的卵化石。目前已采集到118个物种,至少属于13个门类:藻类、海绵动物、节肢动物、蠕形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内肛动物、刺胞动物、栉水母类、软舌螺类、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和疑难类等。其中,节肢动物、蠕形动物、海绵动物和腕足动物数量居多,这一特征与包括澄江生物群在内的其他布尔吉斯页岩类型生物群类似。此外,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新物种(12%),与冈瓦纳和劳亚古陆的相关类群非常相似,为寒武纪时期古地理、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起源及其复杂性是生命科学领域和地球科学领域共同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为早期生命演化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重要的化石记录之一,享誉中外的澄江生物化石群必将为这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持续的动力。

前人研究表明,在澄江生物群这类的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类型的沉积地层中,一般来说,澄江生物群化石中的节肢动物身体长度通常在8—30mm,大多数化石标本是成年和亚成年个体,而小于5mm的处于个体发育早、中期的幼体标本极其稀少,这一现象长期困惑着科研人员。

而海晏村发现的生物群化石,剖面却以产出大量幼体标本为重要特色,甚至有大量罕见的卵化石。海晏地区异常丰富的幼体标本对将来解决一些令人困扰的寒武纪疑难生物类群的分类和进化问题,以及“寒武纪大爆发”时期非三叶虫类节肢动物发育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研究素材。(王崴)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