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变“聚宝盆” 宁洱发展冬季经济作物

【查看原图】
把边村种植的辣椒。(卢天臣 摄)
把边村种植的辣椒。(卢天臣 摄)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0年12月17日09:57

冬季清晨,雾气还没散去,在云南省宁洱县磨黑镇芭蕉林村的荷兰豆种植示范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给荷兰豆苗围线加固。十月中旬刚种下的豆苗,如今已有八九十公分的高度。

“在荷兰豆苗尖以下十公分左右用线,固定荷兰豆生长方向,每棵树桩中间用两颗卡子固定……”芭蕉林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希一边说,一边给工人们做着示范。

李文希介绍,2018年,作为特色支柱产业,芭蕉林村种下了3800亩坚果树苗,但由于坚果树生长、挂果周期长,如何把这段“空窗期”利用起来,村上想到了发展冬农产业。

眼前这30亩荷兰豆种植基地,是由李文希个人出资,作为芭蕉林村“短平快”产业发展的一块示范种植基地。

针对群众抗风险能力低,不敢于尝试新兴产业等问题,村两委通过以点带面、连片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打造一块“短平快”产业示范地,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冬农作物,周边群众到示范地里务工,同时可以学习到种植技术。

去年,30亩“短平快”产业示范地,烤烟收入6万元,荷兰豆收入8万元,群众看到了利益,掌握了技术,自然就放胆跟着做。

经过示范,许多农户都跟着发展起了产业。如今,有冬季产业的不仅仅是芭蕉林村,许多村寨都发展起了产业。

时下,正是辣椒的采收季,走进磨黑镇把边村,辣椒种植基地里也一派繁忙,2016年脱贫户白忠平也在其中。“今年辣椒价格好,平均每公斤收到17元,我家3亩地里的辣椒今年也能卖个4万元。”白忠平说。

把边村党总支书记胡广梅介绍,以前村里产业发展单一,秋收后留下的闲田,多用来种些玉米之类产效低的农作物,也有少数种植辣椒的农户,但由于种植不规模,吸引不了外商,一直没有效益。

如今,把边村立足当地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把冬农辣椒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点产业全力推进,积极与上级部门和相关企业争取产业扶贫支持,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主动与外地收购商联系进行保底收购,解决农民销售后顾之忧。

目前,全村种植辣椒860亩,涉及19小组380户,助农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让广大村民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磨黑镇在突出“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产业规划基础上,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管齐下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加大冬农作物的推广力度,着力建造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连片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分别在各村种植荷兰豆、小米辣、青菜等生长周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冬季作物,种植面积近5000亩,保障了老百姓持续增收有渠道、稳定致富有门路。(任灵)

分享到:
(责编:徐前、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