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走进云南

枝挂石榴 脱贫不愁

【查看原图】
村里人靠石榴脱贫致富。人民网 李发兴 摄
村里人靠石榴脱贫致富。人民网 李发兴 摄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0年08月26日16:03

人民网会泽8月26日电 (祝鸿伟、董童、李发兴、程浩、符皓)从云南省9个尚未脱贫摘帽贫困县之一的会泽县城出发,沿盘山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约20公里,就到了会泽县娜姑镇牛泥塘村。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长期陷入贫困泥沼。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引领下,村里将小石榴做出大文章,全村3000多亩软籽石榴,产值超过4000万元。带来的直接改变——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0元。

牛泥塘村四面环山,山上石漠化严重,村里可耕作的土地有限。贫穷,一直折磨着村里人。全村30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08户1121人。

咋发展?说到底还得靠产业。

村里把目光投向石榴产业。“(村里)虽土地贫瘠,却适合石榴种植。”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孟说。

徐国孟的话没错,娜姑镇有300多年的石榴种植历史,这里的石榴籽大、肉质厚、籽核软、液汁醇甜,品质远近闻名。但过去,石榴品种太老,加上村民管理粗放,石榴产量低、收入少。村里考察决定,发展突尼斯软籽石榴,培育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4年,村里引入一家企业承包荒山,平整后栽上200亩石榴树。村民们到基地务工,先学技术,再自己栽。

为刺激村民们种植积极性,村委会整合资金,为村民提供苗木、肥料,并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

2017年左右,首批软籽石榴迎来盛果期,平均亩产1000多公斤。按每公斤10多块钱算,亩产值1万多块。

看到效益,村民们往地里跑得更勤了。有了脱贫动力,收入蹭蹭往上涨。

目前,牛泥塘村共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3008亩,其中贫困户种植525亩。去年,全村2000亩石榴进入盛果期,石榴总产量2000多吨,产值接近4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今年由于受4月份的倒春寒影响,预计产量有所减产,不过仍将维持在2000吨左右。”徐国孟说。

前段时间,通过土地整合,牛泥塘村又新增土地面积1800亩,全村软籽石榴种植规模扩大至4800亩。

产业进村,农民变身。如今,软籽石榴已成了牛泥塘村的特色优势产业,老百姓正在告别贫困,憧憬致富路。

而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村民们才能真正过上富裕生活。

在牛泥塘村,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空壳”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村里建成软籽石榴种植园,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和基础设施投入,当然,村民也可通过到种植园务工增加收入。

去年6月,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顺祥开始和妻子到村里的石榴园上班,两口子月工资加起来4000块左右,学到技术的他在自家地里栽了2亩石榴,“明年就挂果啦!”他笑着说,眼角褶子跟着动。

村民们日子好过了,可问题不少:只种植不加工,石榴产业没法可持续,这样下去风险不小。

这是徐国孟的顾虑。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统一标准、优化品质、做强品牌,打好‘绿色食品牌’。”徐国孟说,这是牛泥塘村石榴产业发展确定的新动力和新方向。

分享到:
(责编:徐前、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