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的“甜美山坡”

【查看原图】
张冬梅在果园中采摘沃柑。(安建雄 摄)
张冬梅在果园中采摘沃柑。(安建雄 摄)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0年04月14日15:40

四月初,走进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力角镇小海良350亩连片的宾杰沃柑园,起伏的山坡上大片的桔果树如碧浪起伏的海洋,晚熟的沃柑桔果黄澄澄地挂在树上,桔花经不住春风的“诱惑”,开始尽情地绽放。花果同枝的奇观,正在这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山坡上演沁人心脾的甜美故事

徜徉在偌大的沃柑园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沉浸在甜美馨香之中。看,桔林的翠绿、桔果的澄黄和桔花的洁白相间搭配,悦目怡心;听,辛劳的蜜蜂嘤嘤嗡嗡,活跃的鸟儿叽叽喳喳,还有掩映在果园中劳作的人们哼唱的小曲,这大自然的完美协奏曲,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殿堂;闻,花的馨香、果的甘醇,全融在风中酝酿,沁人心脾;随意采摘一个沃柑剥开,放一瓣到嘴里轻轻一嚼,甜润爽口的果汁一下子让你的味蕾沦陷,不能自已。

眼下,350亩沃柑刚好进入了盛果期。果园的主人张冬梅介绍,宾杰沃柑园2019年试挂果时,产量就超过了100万斤,由于桔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2019年4月15日至26日12天的时间,100多万斤沃柑就销售一空,均价在6.5元左右一市斤。面对满山坡盛果的沃柑园,张冬梅说:“保守一点估计,今年的产量最少也在250万斤以上。”

这一片沃柑园,始种于2016年8月。之前,这片山坡大多只是长低矮茅草的荒坡和“靠天吃饭”的低产玉米地,土地贫瘠,没有水源,许多人都望而生畏。张冬梅眼光独到且敢想敢干,在她第一次来到这些山坡考察时,心中便开始给山坡绘制了一张美好的发展蓝图。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将土地流转了过来,2016年5月,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对山坡贫瘠的土地进行改造。没有水,从几公里以外的水源地架设管道引流过来;土地贫瘠,购买大量的生物有机肥来改造……8月份,一株株沃柑苗开展种上了山坡。附近的群众看见张冬梅这样“折腾”,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议论她是不是有点“疯”。

时隔三年,当人们再次来到这里,看到满山坡果满枝头的景象,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随后,附近群众以及省内外来考察学习的人接踵而来。面对前来“取经”的人,张冬梅毫不保留,她说:“用我们摸索出来的经验,能带动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群众发展致富,我觉得这比赚钱更让我幸福。”

小海良350亩沃柑基地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倡导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积极引进推广昆虫性诱剂、黄蓝板等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果树自压滴灌节本增效等优质柑桔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快了宾川优质柑桔标准化栽培的推广应用,有效带动全县果农优质柑桔标准化栽培生产。而荒坡的改造和利用,也有效改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而易见。

张冬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只要自己认定的事,遇到再大的困难都绝不退缩。她曾经当过代课教师,也摆地摊卖杂货,跑遍了云南省的乡间集市,还倒卖过香叶油等。在这个过程中,酸甜苦辣只有自知,也是这个过程,开拓了她的眼界,积攒了经验,涵养了干大事的胸怀和能力。2000年,她将自家种的2亩桔果运到城里卖,这一卖,让她走上了发展果蔬产业的路子。

宾川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适合柑桔、葡萄、石榴、枣子、枇杷、火龙果等众多水果良好生长,而且水果的品质非常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基于这样的优势以及对市场的考察研究,2007年,通过多方努力,张冬梅成立了宾川冬梅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出口水果备案基地6839亩,其中柑桔生产基地4630亩;葡萄生产基地1846亩;石榴生产基地363亩。三个备案基地的种植规模辐射带动了周边2万多亩的水果种植。

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2011年5月,张冬梅又成立了一家农副产品公司,主要从事水果种植、初加工、销售,农副产品冷藏及包装箱生产、销售。通过公司一二三产联合运作,宾川优质水果主要销往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并成功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对接,成为这些连锁大超市的供货商。(安建雄)

分享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