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致敬逆行而上的“黨員紅”

人民網文山10月8日電 “感謝黨和政府關心著我們”“我從內心感覺到幸福和溫暖......”感謝信上略顯笨拙的字跡,卻讓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駐村工作隊員們紅了眼眶。
群眾手寫的感謝信。
感謝信是猛硐瑤族鄉安置點裡的村民盤金英寫下的。“當時雨一直下,擔心老房子不安全,他們挨家挨戶喊我們撤離,褲腳全濕了也沒顧上擦。”提起轉移時的場景,村民盤金英仍記憶猶新。
連日來,台風輪番裹挾著持續降雨侵襲文山州,當風雨模糊了村寨的道路,一抹抹“黨員紅”卻逆行而上,成為群眾心中最清晰的指引。
黨員干部為群眾分發物資。
文山各地黨員干部穿梭在泥濘的村寨間,敲開一扇扇門,攙扶著老人、護送著孩童,將受困群眾有序轉移到安置點。風雨中的奔波,被一位群眾悄悄記在心裡,化作了一封字跡質朴卻情意滾燙的手寫感謝信,送到了駐村工作隊員手中。
信裡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們堅守的意義。這不僅是群眾對工作的肯定,更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溫暖。
駐村工作隊員金鑫和同事們接到預警后,第一時間沖進雨幕,對轄區內低窪地帶、老舊房屋的群眾逐戶排查。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們便背起老人往安置點走﹔碰到不願離開家的村民,他們耐心解釋風險,陪著收拾重要物品。雨水打在臉上,分不清是雨還是汗,但他們的腳步從未停歇——“多快一分鐘,群眾就多一分安全”,這是大家心裡共同的信念。
朋友圈截圖。
“希望每一位人民群眾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地扔垃圾,去廁所也要自覺沖水,紙也要丟進垃圾桶裡去,請自覺遵守紀律”“感謝黨和政府及所有工作人員......”一字一句印証著同舟共濟的力量。“從冒雨協助每家每戶撤離,到見証安置點裡鄰裡間的互幫互助,那些瞬間都銘刻在我們心中,信中的話語,是對我們工作的莫大肯定,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力量,更是對家園的共同守護。”金鑫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樣的感慨。
安置點裡,溫暖的故事也在延續。黨員干部們忙著分發物資、搭建臨時床鋪、保障基本生活,而原本互不熟悉的鄰裡,也主動伸出援手:年輕小伙幫著搬桌椅,大媽們湊在一起煮熱飯,孩子們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享。“看著大家互幫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樣,之前冒雨奔波的疲憊一下子就消散了。”金鑫說。在他看來,從黨員干部的沖鋒在前,到群眾間的守望相助,這場家園守護戰裡,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群眾在安置點。
面對台風“麥德姆”來襲,文山州黨委、政府聞“汛”而動,黨員干部群眾心意交織在一起,凝聚成抵御風雨的強大力量。“麥德姆”台風防范應對工作啟動以來,文山州累計下沉干部2831組18950人,轉移6671戶18635人,全州防汛減災救災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風雨早晚會漸歇,陽光會重現。那張手寫感謝信,被金鑫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成為他心中最珍貴的“勛章”。在文山,還有無數黨員干部在這場風雨中逆行,在守護中堅守,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傳遞溫暖。而群眾的認可與回應,也化作他們繼續前行的動力,讓“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在一次次守護家園的行動中,變得更加堅定而滾燙。(徐前、鄭澤婭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