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智能對話”破解充電難題

德宏電網“黑科技”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2025年10月08日10:10 |
小字號

清晨8點,正是早高峰時段,南方電網雲南德宏供電局(以下簡稱“德宏供電局”)芒市大街99號停車場內卻秩序井然。出租車司機李師傅為車輛插上充電槍說:“以前最怕這個點充電跳閘,現在插上就能放心離開,一次問題都沒出過。”這份安心背后,是一套應對新能源車迅猛增長的電網智能技術正在發揮作用。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進入“井噴式”增長階段,“過去最頭疼的就是充電高峰,變壓器負載率頻頻超標,有時不得不拉閘限電,用戶抱怨,我們也很著急。”南方電網雲南德宏芒市供電局計劃生產部原副經理葉升言說,傳統的配網改造方案往往滯后於需求增長,加之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與充電高峰疊加,進一步加大了電網調峰難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宏供電局聯合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建設研究中心、雲南電網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於2024年初啟動了“面向樁網協調的充電設施規劃及運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項目組通過分析市民出行軌跡、車輛停留時長等數據,生成充電需求“熱力圖”,科學指導充電站選址,力求在全社會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平衡電網安全、運營商效益與用戶便捷。目前,這一規劃方法已集成至“彩雲充”平台,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布局的“智能導航”。

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實現了充電樁與電網的“智能對話”。在芒市廣場充電站,每個充電樁都配備了負荷監測終端,實時回傳數據至“彩雲充”平台。葉升言介紹,去年10月的一個周末,系統監測到站內變壓器負載率瞬間沖至92%,瀕臨過載。平台立即自動向3個快充樁發出指令,將功率從60千瓦微調至45千瓦。用戶充電時間僅稍有延長,變壓器卻迅速回歸安全運行區間。這種柔性調控,避免了傳統拉閘限電的粗放操作。

該系統還支持充電樁“即插即用”,可直接利用現有路燈變壓器、社區變壓器供電,無需新建專用變壓器,使單位充電容量投資降低了30%至50%,實現了更經濟高效的充電網絡建設。

目前,德宏州3個試點站點已投運12個可控充電樁,累計完成充電超3500次,充電量達6.67萬千瓦時。德宏供電局項目負責人表示,過去節假日需專人值守監控負荷,現在系統如同為電網安裝了“智能保險”,試點區域自系統投運以來,未再發生因充電負荷導致的變壓器故障。(林元霸)

來源:德宏供電局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