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雙輪驅動 培養西部高層次商旅人才

九月初,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通過創新構建“嵌入式產教融合”模式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雙軌培養機制,該學院已成功培養超千名復合型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穩定在98%以上,在校生滿意度達98%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實現顯著提升。
這一成果的背后,是雲南大學對國家戰略與政策導向的深刻響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明確提出,須將產教融合作為專業學位建設的基本要求與評估核心。面對課堂與社會場景割裂、校企合作流於形式、評價標准學術化等現實困境,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自2022年起系統性推進專業學位教育改革,真正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聚焦“課堂”與“社會”育人場景割裂的問題,提出“嵌入式產教融合”模式。該模式以“理論—實踐—產業價值轉化”為三級進階路徑,建成覆蓋物流、農業、新能源、文旅等雲南特色產業的75個實訓基地,包括30個深度合作的重點基地。其中,“雲南大學—雲南省能投物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雲南大學—怡美實業旅游管理培養基地”等4個標杆項目於2024年通過驗收,成為區域產教融合的典范。近三年來,這些基地累計接收1000余名研究生開展中長期實踐,使學生真正深入企業一線、項目攻堅現場,在真實場景中提升職業勝任力與實踐創新能力。
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將“案例教學”作為驅動產教深度融合的“知識引擎”。該學院專門成立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支持師生基於雲南本土企業實踐開發高質量教學案例,構建“企業痛點→案例開發→課堂研討→實踐驗証→方案反饋”的閉環機制。截至目前,案例建設成果顯著。獲教育部主題案例立項11項,22篇案例入選中國專業學位教學案例庫,95篇收錄至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其中23篇榮獲“全國百優案例”。這些案例不僅服務於課堂,更反哺企業決策,形成“案例開發—人才輸送—企業賦能”的立體化服務模式。
該校將“嵌入式產教融合”與“案例教學”互哺共生,形成了深度協同的雙軌機制。產教融合為案例開發提供源頭活水,案例教學則轉化為實踐創新的理論工具。二者共同構建“課程教學—實踐嵌入—案例反哺”的循環體系,推動產業需求與課程教學深度結合,實現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明確要求專業學位論文選題須源自企業真實問題,聚焦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案例診斷等應用型。在開題、中期、答辯等環節強化產業實效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實際復雜問題的能力。近年來,該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共計獲得省部級以上代表性獎項60余項,其中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的國家級賽事獎項累計達35項﹔畢業生論文100%基於企業真實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多項成果被合作企業採納應用。2025年QS官方數據顯示,雲南大學MBA(含旅游管理方向)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用人單位普遍評價“上手快、接地氣、善創新”。
作為西部高校,雲南大學扎根雲南本土產業特色,聚焦數字化轉型、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開設“企業數智化創新”“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實踐課程,舉辦“問道滇商”品牌實踐活動,不僅有效服務區域發展,更為西部乃至全國專業學位教育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范式。
未來,雲南大學將繼續深化雙軌機制建設,進一步拓展產教融合深度與廣度,服務於西部高層次人才培養戰略,為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貢獻“雲大智慧”。(趙書虹、宋樂、趙柱華)
來源:雲南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