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訓練為何青睞雲南

背景
2025年冰壺男、女子世錦賽分別在今年3—4月舉行,中國女子冰壺隊摘得銅牌的同時,還拿到了米蘭冬奧會門票。男子冰壺隊以世錦賽第四名的成績追平歷史最佳戰績,他們用一場場硬仗証明了中國男子冰壺的黑馬之姿。距離米蘭冬奧會還有一段時間,為了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競技能力,中國冰壺隊選擇到雲南開啟為期20天的高原集訓。
話題
近年來,雲南正聚力打造“高原訓練勝地、戶外運動天堂、四季賽事樂園”三大品牌,加快推進高原特色體育強省建設,以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為龍頭的高原訓練基地群,已成為國內外體育健兒提升競技水平的首選之地。中國冰壺隊的到來,開啟了雲南高原訓練助力冰雪運動發展的新時代,更為雲南高原訓練產業的鞏固提升帶來了思考和契機。
近日,中國冰壺隊來到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進行了為期20天的高原集訓。除了由3位中國冰壺隊原主力隊員徐曉明、臧嘉亮、周妍分別擔任男、女隊和混雙隊主教練外,中國冰壺隊還配備了外籍教練、體能教練、康復師、隊醫、心理咨詢師和隊伍管理人員,在海埂基地醫科訓團隊的配合下,運動隊與基地形成合力,整期高原集訓成效顯著。
他們的到來不僅豐富了雲南接待服務冰雪項目運動隊的經驗,也是對雲南高原訓練資源和接待能力的認可,更說明了雲南高原訓練資源除了適合耐力型、力量型的運動項目,同樣也適宜冰雪項目的基礎體能開發和提升。
結緣
雲南見証中國冰壺項目新生
20年前,作為20世紀初國內少有的標准短道速滑場地,昆明紅塔基地是當時中國短道速滑隊高原訓練的首選。2005年,剛剛組隊的中國冰壺隊跟隨中國短道速滑隊一起來到紅塔基地,那是中國冰壺隊第一次與雲南結緣。
回憶起20年前剛開始接觸冰壺的時候,中國男子冰壺隊原主力隊員、現任中國男子冰壺隊運動員兼主教練徐曉明不禁感慨道:“當時大家對冰壺這個項目都很陌生,甚至對它的專業術語、技戰術都不了解,唯一可以學習的就是一盤當年日本隊打進世錦賽四強的錄像帶。”徐曉明清楚地記得,投壺姿勢、出腳角度這些技術細節都是通過模仿才慢慢習得。“因為當時的冰場是適合花樣滑冰和短道的,我們每次訓練前都要修冰壺場地,光准備就得1個小時。而且一般都是等其他隊伍訓練結束后,我們才能在后半夜上冰,練完直接吃早飯。”作為當時徐曉明的隊友,臧嘉亮回憶起當時訓練的艱難也感慨萬千:“由於項目剛剛起步,沒有專業的冰鞋,大家就把厚塑料袋套腳上,要不就用自己剪的尼龍板粘在鞋底上。冰刷不夠用,全隊三四十號人只能輪著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冰壺項目從弱到強、從小到壯,而這種艱苦朴素的精神也在那時悄悄植入了每個冰壺人的心裡,並傳承至今。
“可以說,雲南見証了中國冰壺項目的新生,雖然之后我們沒能再上高原,但20年后的今天,是我們與雲南緣分的延續,相信高原訓練會成為中國冰壺突破自我的法寶之一。”徐曉明說。
牽手
雲南超出中國冰壺隊預期
“通過今年世錦賽的考驗,我們發現一天兩場的比賽節奏對運動員體能是巨大的挑戰。冰壺這項運動是集耐力、體能、腦力於一體的競技項目,尤其考驗運動員比賽后期的體力和注意力。所以今年我們開啟了最長夏訓,從海南到昆明,從低海拔拉練到高原訓練,隊伍將以提升運動員耐力、力量、爆發力、核心力為目標,爭取突破我們的最好成績。”徐曉明表示。
選擇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作為這次隊伍高原訓練的落腳地,中國冰壺隊經過了詳細調研,“雲南現在的高原訓練設施、服務可以說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中國冰壺隊工作人員坦言。“我和隊員們都是第一次來海埂基地,這次訓練讓我們看到了昆明高原訓練的優越性,特別是海埂基地完備的醫科訓保障條件,讓我們對雲南有了全新的認識。”臧嘉亮說。
為了充分發揮高原訓練的效能,集訓初期,海埂基地為隊伍進行了專項生化體能測試,同時配合隊伍邊練邊測,為教練提供最准確及時的體能監測指標、運動損傷特點分析、功能性篩查等數據,通過全面分析為隊伍下一階段的訓練提供借鑒和指導。中國冰壺隊體能教練對這次高原集訓的效果非常滿意:“在海埂基地的3周,對運動員機體、心肺功能的改善非常明顯,特別是運動員肌耐力和力量的提升非常有效。冰壺運動看似動作簡單,但持續的跨步下蹲、刷冰的動作,很容易造成疲勞,高原訓練的缺氧環境,能夠很好地鍛煉肌肉耐力,對冰壺運動有著非常大的助力。”
20天的集訓,中國冰壺隊較好地完成了高原訓練的既定目標,離開高原后,兩支隊伍還將馬不停蹄奔赴徐州,在那裡進行為期10天的軍訓,進一步鞏固高原訓練成果。中國男子冰壺隊和混合雙人冰壺隊將勵精圖治,在即將到來的落選賽中與國際頂尖強隊爭奪最后的冬奧會門票﹔中國女子冰壺隊則劍指米蘭,在接下來的備戰中進一步磨煉戰術和技術,做好體能儲備和傷病康復,力爭實現奪回世界冠軍的目標。
啟示
雲南高原訓練打開新思路
對於中國冰雪運動隊首次來訓,昆明海埂基地營銷中心負責人李宏偉欣喜地表示:“國字號冰壺隊伍選擇來到海埂體育訓練基地,是對雲南高原訓練品牌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為雲南省高原訓練產業打開了思路,高原訓練除了適合耐力型、力量型的運動項目,也同樣適用於冰雪項目的基礎體能開發和提升,這為雲南體育產業帶來了思考的契機。”
對於首次接待冰雪運動隊,海埂基地在隊伍入駐前就提前了解了運動員們的飲食偏好和訓練重點,“由於冰壺隊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北方人,我們的飯菜安排盡可能偏向北方口味,加上雲南過橋米線、鮮花餅等特色美食,讓運動員吃得放心吃得開心。此外,基地還根據男、女、混雙隊不同的體能訓練重點,拿出運動表現中心和體能房兩塊力量訓練場地滿足隊伍需求。”李宏偉說。
通過這次接待工作,海埂基地在業務拓展方面也打開了思路:“之前我們一直都在服務夏季項目運動隊,這次服務保障中國冰壺隊,為我們的業務工作拓寬了領域,也提醒我們做好服務之外還要做好宣傳,讓更多冰雪項目的運動隊了解雲南高原訓練資源、選擇到雲南進行高原集訓。”
“這次昆明之行,收獲非常大。雖然這是大家第一次來這裡進行高原集訓,但這僅僅是開始,我們非常願意每年都來這裡提升運動員的綜合能力。”徐曉明、臧嘉亮均表示,“這次回去,我們要好好宣傳一下咱們雲南,讓更多冰雪項目運動隊來雲南高原集訓!”(記者 婁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