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深入推進“九湖環保衛士”志願服務活動——
守護高原明珠 共繪生態新景

環保科普活動走進校園。
開展綠色低碳出行宣傳活動。
九湖志願服務活動(玉溪專場)舉辦。
九湖志願服務活動(紅河專場)舉辦。
昆明滇池海洪生態濕地。 本報通訊員 柴俊峰 攝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報通訊員 王艷梅 攝
雲南重點高原湖泊是我國斷裂構造型湖泊的典型代表,多為封閉型、半封閉型。其中,湖泊面積大於30平方公裡的有9個,分別是滇池、洱海、撫仙湖、程海、瀘沽湖、杞麓湖、星雲湖、陽宗海和異龍湖,流域面積8110平方公裡,佔全省面積的2.05%。雲南重點高原湖泊面積雖不大,但功能極其重要,承載著700多萬流域人口,是重要的生態系統、生命系統,是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這些湖泊都位於壩區,抗干擾和自我修復能力不強,湖泊生態一旦破壞,治理修復難度很大。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始終牽挂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作。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持把重點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作為壓倒性任務。雲南以堅定立場、忠誠品質、過硬能力、頑強意志深入實施“湖泊革命”攻堅戰,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作出了一體推進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三治一改善”舉措,推動保護治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重大轉變。
緊緊圍繞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雲南省於今年3月正式啟動2025年“九湖環保衛士”志願服務,旨在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制度,形成“一湖一隊”的志願服務網絡,積極助力重點高原湖泊水質穩定達標,促進人湖和諧共生。在省委社會工作部指導下,省生態環境廳聚焦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等重點領域,聯合相關單位在九湖流域5個州(市),即昆明市、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組織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凝聚全社會力量,守護高原明珠,共繪綠美雲南生態新圖景。
樹牢“兩山”理念 增強全民共護意識
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公眾參與和全民行動。推動重點高原湖泊保護工作,亟須激發全社會共同保護的內生動力。
雲南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構建全民參與的生態治理格局。通過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讓廣大群眾成為生態保護的主力軍,在守護綠水青山中共享生態紅利。
今年3月5日,由雲南省委社會工作部、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林草局、團省委聯合主辦的雲南省“九湖環保衛士”主題志願服務啟動儀式在晉寧區小漁村及滇池綠道沿線舉行。
活動啟動以來,從滇池之濱到洱海之畔,從瀘沽湖畔到撫仙湖沿岸,九湖流域5個州(市)圍繞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聚焦“九湖環保衛士”行動與生態環境保護,通過志願服務、生態實踐、公益互動等形式,動員全社會共同守護高原明珠,掀起新時代學雷鋒熱潮,全面唱響“美麗中國,志願有我”合聲。
圍繞如何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相關部門連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
拓寬參與渠道,引導公眾將環保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深入宣傳《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不斷提升全民生態素養,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培育生態道德和行為准則,引導公眾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和責任。巡湖護林、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成為公眾志願服務的一大選擇。
推動環保設施開放,搭建企業與公眾溝通橋梁——
6月17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組織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師生走進中石油雲南石化有限公司,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線上線下累計吸引6萬余名觀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普及和學習。雲南省持續推進各類環保設施常態化開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100個,成為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普及環保科學知識的重要載體。
培育生態文化,涵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精心組織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宣傳活動,加強對生態文明理念的宣傳,推廣具有創新性、示范性的公眾參與典型,引導人們保護環境、珍愛生態,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行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大格局。
加強志願聯動 匯聚全民護湖合力
微風吹拂,碧水蕩漾。作為我國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撫仙湖常年總體保持Ⅰ類水質,蓄水量達200億立方米,以其清澈如鏡的水質聞名於世。
晶瑩剔透、清澈見底,古人稱之為“琉璃萬頃”——這描寫的正是撫仙湖。撫仙湖不僅是中國水質最優的湖泊之一,更是Ⅰ類優質水資源的重要儲備地,對於維系珠江源頭及西南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滇中區域生態資源承載力,保障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琉璃萬頃”的背后,得益於多方面的保護措施。在湖畔,時常有工作人員忙碌地打撈水草、清理垃圾,他們中許多人是曾經的撫仙湖周邊村民,有的則是來自學校和社區的志願者。為了保護這顆“高原明珠”,當地實施了“四退三還”政策,建立重點高原湖泊保護志願者長效服務機制,鼓勵居民們回歸並投身清潔和保護工作。
“這幾天的瀘沽湖真是太美了,來了就不想走,感覺不枉此行!”正在瀘沽湖邊拍照留影的游客李女士和同伴領略了碧波蕩漾、景色秀美的瀘沽湖自然景觀。這是瀘沽湖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更是麗江踐行爭當生態文明排頭兵的寫照。
“瀘沽湖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旅游發展了,游客多了,生活好了,全靠我們的母親湖。”寧蒗縣永寧鎮洛水村村民付雲歡對瀘沽湖保護的重要性有著深刻認識。“隻有大家合力保護好瀘沽湖,我們的子孫后代才能有發展。”大洛水村正在清理垃圾的村民阿香感慨地說。在大洛水村,村民們都爭當瀘沽湖保護的志願者,讓美麗的瀘沽湖永遠美麗下去。
“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我很榮幸能參加這個活動。異龍湖是我們的母親湖,作為青年一代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我們的母親湖。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宣傳動員更多的人保護異龍湖,讓異龍湖水清湖美。”石屏縣青年志願者馬嬌說。
通海縣以志願服務為支撐,建立起保潔長效機制,定期、不定期開展溝河清理保潔,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有效降低杞麓湖入湖污染負荷,穩步改善湖泊水質。
放眼全省,在“九湖環保衛士”志願服務活動的引導下,廣大志願者爭做生態理念的傳播者、九湖保護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守護者。大家用腳步丈量綠水青山,用雙手守護生態家園,以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讓生態文明理念浸潤人心,為重點高原湖泊保護貢獻力量。
推進行動接力 共建共享生態文明
大理是備受各地游客歡迎的旅居目的地,在洱海畔,隨著游客增多,一支環保“小分隊”應運而生,他們的主業是制作咖啡,副業是回收垃圾。他們自發“每周一撿”,游客帶走關於洱海的美好回憶,他們則默默帶走塑料瓶、食品袋、燃放過后的煙花碎片……為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咖啡店推出了“垃圾換咖啡”活動,憑一袋撿來的垃圾可以到店免費兌換一杯咖啡。
吳興帥是“撿垃圾換咖啡”活動的發起人,也是最早一批在大理市海東鎮經營咖啡店的店主,他已經在海東鎮向陽村定居了5年,深深熱愛著這裡。“如今基礎設施不斷豐富,游客越來越多,隨之產生的垃圾也多了起來。維護好咖啡店周邊環境是我們分內的事,也能替環衛工人分擔一些工作,何樂而不為呢?”隨著時間推移,撿垃圾的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每周一次的活動有更多新面孔參與。吳興帥給自己的環保志願團隊取名“理記先生”,記錄在大理發生的故事,做理想的記載者。今年5月20日,“九湖環保衛士”志願服務活動(大理專場)中,“理記先生”環保志願團隊分享了洱海保護故事。吳興帥表示會把這個活動一直辦下去,也希望洱海能更加清潔、美好。
6月1日,昆明市“綠種子”護滇行動首場活動在滇池綠道成功舉行。活動以“湖泊有保護、家庭有參與、社會有認同”為目標,面向親子家庭開展了一場融合教育性、實踐性與傳播性的生態騎行行動,致力於讓綠色理念真正走進市民日常生活中。
“綠種子”護滇行動邀請黨員先鋒、生態環境專家、生態環境講解員、生態環境基地、環保社團、環保衛士、志願服務和環保平台等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合伙人”,建立較為完善的志願者招募、培訓、管理、激勵等制度,確保志願者隊伍的穩定性和專業性,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志願服務專業化、品牌化、常態化。
在全年系列活動中,“綠種子”護滇行動將在不同群體中持續開展志願服務實踐,形成廣覆蓋、多角色、常態化的護湖行動網絡。通過定制化內容和特色任務,形成多元聯動的護湖矩陣,利用系列化設計與多元人群參與,逐步構建起覆蓋“公眾—家庭—社會”的高原湖泊生態保護共治矩陣,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全民參與的志願品牌。
建設生態文明,青春力量有作為,老驥伏櫪有擔當。“雲嶺銀發”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發出“雲嶺銀發”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志願服務倡議。目前,全省組建了200多支環保志願服務隊,累計開展生態文明保護活動5000余場次。如洱源縣老年合唱團與當地群眾一起清理枯枝、落葉、紙屑等垃圾,致力洱海源頭保護。景東彝族自治縣“銀發愛鳥達人”志願服務團隊堅持不懈地對珍貴鳥類及野生動植物進行宣傳,帶動更多人參與生態保護。
當人們親身參與清河淨灘、鄰裡共同美化社區環境,當萬千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行動者,生態文明就有了最深沉、最持久的根基,美麗中國、美麗雲南建設將從宏偉藍圖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生活實踐。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推動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方式和有效路徑。”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雲南省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取得積極進展,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廣大志願者們活躍在全省各地,開展環保宣傳、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等志願服務活動,成為傳播綠色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下一步,雲南省將以“九湖環保衛士”志願服務活動為依托,將持續探索完善生態志願服務機制,拓展志願服務領域,提升志願服務水平,力爭將“九湖環保衛士”打造成全國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品牌,努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行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大格局。(記者 胡曉蓉 通訊員 馬冉奚 趙志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