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小手冊提升企業獲得感(縱橫)

李治國
2025年07月09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小手冊提升企業獲得感(縱橫)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是經營主體生存的土壤。一段時間以來,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層出不窮,政策文件接連出台,但在一些地方,一個現實問題始終存在:政策工具箱越裝越滿,企業獲得感卻有待提升。症結何在?

  不久前,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推出的“開店一件事”手冊,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鮮活樣本。手冊的精髓在於全周期、精細化:以店鋪的生命周期為軸,將開店歷程細分為37個關鍵環節,從開業籌備時的証照申領,到經營存續的合規維護,再到閉店撤離的善后事宜,每一步都清晰羅列材料清單與辦理路徑。這本手冊成為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有益探索。

  優化營商環境,不少地方確實不遺余力,但企業還是容易在迷宮般的辦事流程中碰壁。要使營商環境成為滋養企業成長的沃土,須讓服務“顆粒度”足夠細致,在証照辦理等微小卻關鍵的節點上提供明確指引﹔還要以需求為導向,將政策語言轉化為商戶能懂、好用的實用工具。將政務服務嵌入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傾聽企業訴求,沉下心打磨服務細節,用政府服務的“加法”換取企業負擔的“減法”,才能最終實現市場活力的“乘法”。

  由此而言,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好不好,不隻看政策數量多少,更要看政府能否以貼心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改革的溫度與力度。其中的關鍵是政府角色和職能轉變——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從審批者轉變為賦能者。當政府用企業的視角思考問題,用經營者的邏輯設計服務,改革的成效便能讓企業可感可及。

  營商環境優化不是單獨某個部門的“獨角戲”,而是政企社協同發力的“大合唱”。隻有構建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共治的服務生態,將營商環境拓展為涵蓋政務服務、要素保障、法治環境、城市溫度的復合生態,讓企業辦事快、好辦事,營商環境的軟實力才能持續轉化為生產力。

(責編:木勝玉、李發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