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給高考生提建議怎樣才是真“實在”

2025年06月27日08:2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給高考生提建議怎樣才是真“實在”

  6月23日,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發文,為即將進入大學的同學們送上報考建議,被贊“很實在”。

  王興興的建議確實言之有物且具有啟發性。例如,他建議大家不要局限於書本和論文,具身智能是物理世界的智能,一定要多動手,擰螺絲、調電路、寫程序,進入實驗室、參與機器人比賽等,在實戰中迅速提升自己。他給“報錯”專業的人出主意:你可以轉專業,哪怕轉不了,也一點問題沒有,你可以直接去找自己感興趣方向的老師,直接溝通去他的實驗室做事,甚至完全可以直接全都自學。他還提出,要與同樣渴望挑戰邊界的同學、研究者組建小組,共同探討前沿問題,碰撞思想,“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成為全人類未來科技方向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王興興的一席話,不僅給出了實打實的參考意見,還講清楚了關於人生奮斗的兩重思考:一是保持愛好和夢想,二是每個奮斗者都有機會實現人生出彩。這話,“尖子生”聽得,“非尖子生”也聽得。

  王興興的建議,讓我最受震撼的一點,就是相信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哪怕是一個平凡的人,也有機會站在科技前沿。換言之,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並不是隻有天才才能施展手腳,人人都能奮進發展。這大大超越了世俗意義上的“起跑線”論,也打破了唯有高分“學霸”才能成為頂尖人才的窄化思維。這樣的觀念,對那些在“高門檻”外徘徊或者暫時處在人生低谷的人而言,有著顯而易見的激勵性。

  這番敘事動力,也源自王興興本人的經歷。王興興曾公開自曝從小偏科很嚴重,高中三年英語隻及格過3次,考研時也因英語成績不佳,落榜浙江大學,直到調劑到上海大學,選擇去開發四足機器人,才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體驗。“每個人都會迷茫,我也一樣”的自述,呼應了不少高考生的困惑,提供了看似笨拙、實則精益的示范:一路波折、一路探尋,直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不就是很多考生急需的養分嗎?

  這一敘事樣本,已經超越了特定的范疇,成為更多專業領域考生都可以借鑒的內容。若以此思路報考大學,即使依然可能遭遇挫折,但一個追尋夢想、不斷調節坐標的人,絕不會因挫折而止步。

  在一些網紅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鼓吹功利性、短視性填報策略的當下,王興興的建議,提供了另一種人生發展的視角。“務實填報”並沒有錯,畢竟每個人的境遇和要求不同,但鼓勵所有人都以現實、功利的心態選擇專業,也並不合理。世上沒有永遠的“熱門專業”和“好專業”,為了熱愛而執著追夢,或許才會走得更堅定、更長遠。

  成功的標准是多元化的,成才的方式也因人而異。王興興以探索者、同行者的身份,深入淺出地與考生“圍爐夜話”,不是在“表現謙虛”,而是具有共情性的真誠表達。既然“AI和機器人的時代才剛剛開始”,誰能斷定,“王興興”們將來所處的風口,不會是一個全新的模樣呢?昔日的成功者,或許也需歷經百轉千折,才能有效應對未來的挑戰。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王興興和你我一樣,都“在路上”,都是向著美好境界邁進的同行者。不輕言妥協、不輕易放棄,保持向上的動力和自覺,才是每個人對自己真正負責的態度——這是個體之幸,也是社會之幸。(伍裡川)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