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聚焦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

這場世界級“頭腦風暴”為全球經濟尋新機

2025年06月26日08:2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貿易壁壘之下,人們對經濟新增長點的渴求與日俱增。

  這幾天,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的1700多位嘉賓齊聚天津,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六屆新領軍者年會(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參會人數創近年新高。他們將圍繞“解讀全球經濟”“中國展望”“劇變中的產業”“投資人類與地球”“新能源與材料”五大核心議題,開展近200場“頭腦風暴”。

  另外,也有不少人瞄准中國這個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一方面,他們想在中國尋找關乎前沿經濟新問題的“新解法”﹔另一方面,他們更想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時,尋找新增長點。

  擁抱中國,就是擁抱未來。6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中國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加快復蘇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市場持續擴容提質,將為國際經貿扭轉頹勢創造增量空間。中國創新持續突破躍升,將為全球發展擺脫動能不足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時代,我們需要重燃互信,需要全球協作,也需要大膽的解決方案。”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爾格·布倫德表示,當前,全球面臨的挑戰有很多,從人工智能治理到建立產業鏈韌性,再到綠色轉型等,這些都需要各國超越競爭、實現共創,超越分裂、實現協作。他說:“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是關鍵伙伴。”

  博爾格·布倫德關注到,中國擁有良好的創業生態,尤其是AI、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綠色創新等領域的創業生態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在他看來,中國持續成為促進全球發展和轉型的引擎。他希望,大家在這裡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加速創新和推動包容性增長,“讓我們利用這次機會,不僅是共話未來,也能夠以合作的方式共創未來”。

  與變局相伴的是重塑,一個企業的供應鏈,一個國家的貿易,甚至是全球的貿易都在發生變化。當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厄瓜多爾的貿易正在被重塑。厄瓜多爾總統丹尼爾·諾沃亞在論壇上表示,在國際貿易中,當地越來越多地扮演貿易中轉站的角色,當地的倉庫越來越多。他分析,各行各業擔心供應鏈受到擾動,很多國家和企業都希望在當地建倉庫,比如,建立更多谷倉來存儲糧食,更多油罐存儲原油。一旦貿易出現擾動,這就像上了一個“保險”。

  不少國家選擇對關鍵商品進行倉儲,來增強供應鏈韌性。亞致力主席赫納迪·阿爾·薩利赫關注到,由於貿易多元化,墨西哥的一些商品出現成倍增長,當地不斷提升倉儲能力,航空樞紐的倉庫越建越多,物流也變得更加活躍。

  埃及也在持續強化供應鏈韌性。埃及投資和外貿部長哈桑·哈提卜談到,在埃及,貿易是主要的投資和就業動力,埃及在努力降低貿易的成本,平衡貿易和投資。

  “面對貿易逆差,可以通過投資來平衡,而不是通過關稅。”哈桑·哈提卜表示,埃及對歐洲貿易存在逆差,埃及的解決方法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投資吸引力,歐洲也在加大對埃及的投資,從而推動平衡貿易。

  在意大利,近三成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依賴出口,中小企業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意大利企業與制造部副部長瓦倫蒂諾·瓦倫蒂尼表示,美國突然征收高昂關稅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擾亂了營商環境,降低了投資量。為保証供應鏈的穩定暢通,需要建立多個供應鏈,並且存在不少重疊的鏈條,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對話是唯一的辦法,貿易戰沒有贏家。”他呼吁。

  在幾十年的企業經營中,過去半年是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遇到的最具不確定性、波動最大的一個階段。從年初美國新總統上任引發全球貿易投資格局重構,到愈演愈烈的地緣政治沖突,新事件層出不窮。李東生給出了其面對關稅沖擊的“解法”。他說,在高度的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企業要堅守自己的發展戰略,將自己的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幾個機會:一是抓住新的市場機會,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二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新格局下,構建自身的全球經營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三是企業要快速適應變化,調整自身戰略,這也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

  “一個新型的全球化(戰略)也是中國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李東生關注到,過去,中國企業多是通過將產品賣到全球來支撐自身的發展。如今,這個模式正在快速發生變化,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更多的是依靠本地化,讓產業鏈實現全球化,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對當地的經濟有所貢獻。

  供應鏈多元化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貝恩公司亞太區總裁兼全球管理團隊成員薩蒂什·尚卡爾表示,與從前不同,如今的供應鏈需要多元化。與此同時,企業自身也需要做出更多轉變,轉向增強預測力、適應性與韌性。他解釋,企業需要主動、敏捷地去適應變化,其中,AI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識別風險,找到新的業務模式。

  在面對前沿經濟問題時,AI作為新的驅動力被高頻提及,它也被視為提升供應鏈韌性的“最優解”之一。丹尼爾·諾沃亞介紹,有了AI系統賦能,不僅能打通各業務條線之間的“孤島”,還能實現業務的簡化,加速增長、降低成本、開源節流。另外,AI還可助力中小企業更多地參與到全球競爭中來。

  AI等新興技術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李波表示,AI讓發展中國家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他也提示,要借助AI的東風,還需要基礎設施、技術積累、監管等各方面作為支撐。(趙麗梅 盧健)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