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對話南博】攜手前行 照亮合作之路

——第6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側記

2025年06月23日08:08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6月19日至20日,仲夏時節的昆明,金色的陽光輕拂滇池畔的會堂,第6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迎來南亞以及環印度洋地區200余位友人。

“中國和南亞國家互為友好鄰邦和發展伙伴,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與南亞國家開展合作的重大意義。

今年,是中國與印度建交75周年、與尼泊爾建交70周年、與阿富汗建交70周年、與孟加拉國建交50周年。4月,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召開,“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的宣言,擲地有聲。

南亞次大陸的暖風、喜馬拉雅的山脈,將中國雲南與南亞緊緊相連。論壇上,面對動蕩的世界,各方堅定信心,共筑合作之橋﹔共繪“五色”經濟,用充滿希望和溫暖的力量,照亮區域未來前行的路。

合作的橋,讓我們緊緊相連

會場裡,大家有這樣的共識:中國和南亞的友誼寫在歷史的長河裡,合作寫在無垠的海洋、廣袤的土地上。一座座有形的、無形的橋,讓彼此緊緊相連。

中國和南亞,是搬不走的鄰居,更是合作共贏的伙伴——

中巴經濟走廊“升級版”的建設,穩步推進﹔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建設日新月異,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和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讓天塹變通途﹔中阿快線第1萬個標准箱抵達阿富汗,保障當地民生與重建物資供應。中國—馬爾代夫自貿協定今年1月1日生效實施,中國對包括孟加拉國、阿富汗、尼泊爾等在內的最不發達國家實施零關稅待遇,幫助南亞國家擴大對華出口、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

雲南與南亞,各展所長,優勢互補,攜手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雲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貿易規模,連續7年保持在140億美元以上,2022年以來,雲南省在南亞國家實施26個“心聯通 雲南行”小而美項目,暖人心、可持續的項目改善相關國家民眾生活質量﹔2400余名南亞留學生跨越山海,選擇雲南作為自己的造夢、追夢、圓夢地。

巴基斯坦外交部亞太事務輔秘西迪奎說:“巴中經濟走廊已為當地創造了數萬個就業崗位,成為減貧項目的標杆。”

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副總理哈納菲感慨,“‘中巴經濟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的構想正逐步落地,與朋友們站在一起,開辟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共繪“五色”,點亮多彩的未來

6月20日,驟雨初晴,外方嘉賓走進了雲南省農業、醫療、科技創新等領域一線。“能否將雲南耐旱稻種引入南亞國家”“是否能學習技術,在斯裡蘭卡也孵化類似的本土中小企業”……一個個問題,就像一把把開啟未來合作的鑰匙。

此次論壇上,中國外交部勾勒了一幅充滿希望的合作圖景——

中方願同南亞國家拓展經貿合作,聚焦金色農業、綠色能源、藍色海洋、白色醫療、無色數字的“五色經濟”,深化對接。

雲南方面發出了誠摯的合作呼聲——

與各方一道,深化農業等傳統領域合作,拓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新興領域合作。

論壇外,青稻如浪,榴花似火,見証著各方攜手共繪的“五色”經濟發展圖景和多彩的未來。

今年南博會期間,阿聯酋與雲南簽下了年度鮮花採購的“大單”。行走在花團錦簇、馥郁芬芳的雲南月季基地裡,阿聯酋經濟部次長薩利赫分享了自己的期待:“2024年,阿聯酋與雲南貿易額達3億美元。除了美麗的鮮花,我們還希望能與雲南在農業、旅游、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

“人的發展、經濟的增長,需要用生活的改變來衡量。”馬爾代夫人民議會副議長納齊姆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一位年輕的馬爾代夫企業家,受到和中國合作的啟發,創辦了太陽能小企業,為社區供上電,還雇佣了數十名員工。“想法,改變了現實。合作,會照亮未來。”

“尼泊爾今年組織了100余家企業、120位參展商參加南博會。”尼泊爾駐華大使奧利首次參加南博會和論壇,在他看來合作的平台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消弭隔閡與分歧,堅定各方開展合作的決心。“今年是‘尼泊爾旅游年’,我們期待著雲南游客的到來。”

“中國在新能源技術研發、綠色基建標准輸出等方面的經驗,與斯方‘守護地球、綠色治理’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我們雙方攜手探索,會走出一條綠色能源合作的路。”斯裡蘭卡外交和外國就業部副部長赫馬錢德拉說。

論壇結束時,兩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陣陣掌聲中,《第6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昆明行動計劃》發布,其中包括了10方面的務實行動,助力區域合作。會場外,不少與會者帶著好奇、隨著鼓點,跟隨南亞國家的藝術家比畫起舞蹈動作,風中滿是歡快的笑聲。如同論壇的主題,“攜手並進,促進開放包容發展”,前行的路上即便充滿挑戰,只要各方同心合力,就能走向光明。(記者 韓成圓 姚程程 王靖中)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