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文化中國行︱文化遺產遇科技 “碰撞”文旅新場景

韋衍行
2025年06月17日08:3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點擊陝西美食數字地圖,特色美食盡收眼底﹔在“張氏風箏制作技藝”展區,能直觀感受匠人千百次試驗的力學智慧﹔到了“戲苑百花”區域,一個匯集傳統戲曲、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和曲藝的復合型展演空間映入眼帘……

  步入新近開放的陝西省非遺體驗中心,各種沉浸式和互動裝置令觀眾流連忘返。在前沿科技的加持下,三秦大地的古老非遺正煥發新生。

  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有助於更好展現文化遺產的多方面價值。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數字科技成為激活傳統文化的“神來之筆”,不斷涌現的新平台、新場景,讓游客有了新體驗、新收獲。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在長沙啟幕。國內首個古代社會場景復原平台“山海萬象”在開幕式上亮相,該平台以“文生3D”“圖生3D”為核心功能,通過積木式排列、模塊化提取、智能化生成,創作者可一鍵生成高度還原的古代社會3D場景。

  在開幕式外場的沉浸式互動體驗區,觀眾戴上VR眼鏡,可以穿越千年參加《辛追夫人的晚宴》,或者走進數字世界,感受漢代長沙國的華美與煙火氣,更直觀地感受“山海萬象”的魅力。

  據介紹,平台首期將推出秦漢場景數據庫,預置超500個歷史場景資源包,為博物館沉浸式展覽、影視、游戲、動漫開發等領域提供了精准且豐富的資源支持。

  在北京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和海澱公園的“跨界·博物館”市集,參觀者絡繹不絕。這裡匯聚了海澱區內各博物館及相關企業的創新成果,全方位呈現博物文創與前沿科技體驗。

  作為首屆北京博物館季科技月海澱區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市集還推出特別活動“蹦到博物館”——靜音disco健身打卡。跟隨音樂節奏與引導員口令,參與者將開啟行進式健身舞蹈,以創新形式吸引年輕人走進博物館。

  “圍繞‘跨界、AI創、光影、科探’四大主題,我們希望生動展現博物館在文化與科技融合中的創新與變革,構建全民參與的博物館體驗平台,激發公眾對文化、科技與未來的探索熱情。”海澱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恰好與上海國際電影節“喜相逢”。在上海靜安區文化館,一場別開生面的8K全景聲京劇《鎖麟囊》於近日舉行特別放映。“演員的每一根頭發絲都清晰可見!”在欣賞完影片之后,許多觀眾發出了如此感慨。

  在影片的拍攝、制作過程中,主創團隊秉持“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的理念,以8K、3D全程實拍、全景聲等新科技手段,為古老的京劇賦予全新表達。“希望讓現代科技與古老藝術相融合,放大寫意表演的萬千氣象,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導演滕俊杰說。

  以科技的力量賦能文化遺產保護,以創意的活水激發文化創新。科技賦能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正不斷展現出生機勃勃、潛力無限的廣闊前景。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