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園區強支撐 雲咖正躍升

2025年05月18日08:47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在位於昆明經開區(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的雲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線上,經過烘焙、萃取、凍干等工序的雲南小粒咖啡,正以每分鐘3000袋的速度完成封裝。這些印有“中國雲南”標識的咖啡產品,將通過物流網絡發往全國各地和海外市場。

  雲南已有100多年的咖啡種植歷史,咖啡產量佔全國的98%。作為全球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雲南正以園區經濟為支點,撬動從“原料基地”到“知名品牌”的產業躍升。

  集群發展

  全鏈協同構建產業生態圈

  “這裡就像咖啡產業的‘樞紐’。”昆明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開區的咖啡產業鏈配套全面,不僅擁有覆蓋東盟的跨境物流網絡,還集中了雪蘭牛奶、海子乳業等優質奶源供應商,以及生物提取、天然香料等配套企業,形成“咖啡產業15分鐘協作圈”。

  昆明經開區目前已有87家咖啡企業入駐,形成生豆貿易、精深加工、跨境電商、品牌孵化的完整鏈條。2024年,園區4家規上咖啡企業產值達3.92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提升至35%。

  這種集群效應正在全省形成“雁陣格局”。

  在400公裡外的雲南思茅產業園區木乃河片區,雲南金客隆咖啡產業有限公司的現代化車間正高速運轉。通過盤活閑置企業的131畝土地,雲南思茅產業園區先后引進了上海燦順咖啡、金客隆咖啡、恆楚咖啡等7家企業,培育3戶企業為規上工業企業,新增產值超2億元,實現了以“舊巢引新鳳”,推動咖啡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24年底,園區共有咖啡企業56家,完成營業收入24.36億元,3年年均增長9.25%。

  雲南保山產業園區咖啡精深加工區吸引15家咖啡精深加工及配套企業入駐,構建起全鏈條咖啡精深加工體系。2024年,精品咖啡產業園實現工業總產值5.5億元,營業收入6億元,咖啡線上日均交易發貨訂單超過1.5萬個。

  政策疊加

  賦能咖啡產業提質增效

  在昆明經開區政務服務大廳,咖啡企業可同時申報自貿試驗區稅收優惠、綜合保稅區加工便利化、“四區”聯動產業基金等政策。

  雲南時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營咖啡生豆貿易,集咖啡種植、生產加工、咖啡全流程品控於一體,在保山市潞江壩產區自有咖啡基地3300畝。“選擇落戶經開區,正是因為這裡有政策疊加,如稅收、廠房等優惠政策為企業良性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公司總經理段潔香表示,公司成立10年來已打造出“時澄咖啡”“一杯雲”“萬有引力”等咖啡品牌。

  2022年以來,保山市大力發展“咖啡+園區”經濟,在雲南保山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保山精品咖啡產業園,並配備了咖啡文化展示區、咖啡精深加工區、咖啡電商倉儲物流區,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園區提供的‘保姆式’服務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讓企業發展更有信心。”保山喝客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斌表示。作為省級科技型龍頭企業,該公司專注於咖啡精深加工,今年5月將建成膠囊咖啡和咖啡速溶液兩條新生產線,進一步滿足多元化消費場景需求。

  “園區的政策組合拳打破了過去‘單兵作戰’的困境。”業內人士指出,從默默無聞的原料供應地到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咖啡新高地,企業在園區的發展壯大印証了雲南咖啡的質變之路。

  創新驅動

  產教融合激發內生動力

  當下,雲南咖啡正緊跟國內外前沿科技和發展趨勢,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在種植、加工、品控等環節提質增效,不斷提升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推動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與雲南農業大學咖啡產業學院合作,探索咖啡與玫瑰的發酵技術,以技術創新推動雲南咖啡產業發展。”雲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線下業務部負責人徐子惠介紹,公司結合雲南的花、果,正致力於研發出具有雲南特色的咖啡產品,結合榴蓮、玫瓏瓜等水果,推出凍干咖啡系列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普洱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咖啡主產區和咖啡貿易的主要集散地。2024年,雲南思茅產業園區指導金樹咖啡、治橙咖啡等企業通過專利轉讓引進普洱學院、雲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熱經所等高校院所“咖啡豆的蜜處理方法”等專利技術,促進咖啡產業精深加工領域技術水平提升。

  在保山精品咖啡產業園區,保山市榮遠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全熱風、半熱風半直火全自動咖啡烘焙機,幫助下游企業每台設備成本節約近50%﹔一樹咖啡公司建成亞洲單條產能最大的懸空式咖啡生豆分揀精選生產線,年最大生產量可達5萬噸,日加工量150噸。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雲南咖啡的精品率已從2021年的8%提升至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從20%提升至80%。2024年,雲南出口咖啡3.25萬噸,同比增長358%,遠銷29個國家和地區。

  園區賦能,讓雲南咖啡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隨著昆明—保山—普洱咖啡產業帶的加速形成,雲南有望在全球咖啡價值鏈中佔據更重要位置。(記者 張雁群 高玥 胡梅君 楊艷鵬 李建國)

  記者手記

  一位咖啡企業負責人感慨,10年前雲南咖啡豆還貼著“大宗商品”標簽,如今已成了精品咖啡的代名詞。

  曾經“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雲南咖啡,轉機始於一場場“品質革命”。選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實現小粒咖啡品種“中國育”零的突破﹔低溫發酵技術,讓雲南咖啡豆的香味層次愈發鮮明﹔雀巢、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巨頭將雲南普洱作為中國原料主產區,雲南咖啡正撕掉“廉價原料”標簽,邁向精品市場。

  隨著在品種選育篩選、標准化栽培技術、咖啡加工技術等方面的提質增效,雲南咖啡精品率大幅提升。園區賦能,雲南咖啡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匯聚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的強勁動力。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