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涉農短視頻莫打歪主意(縱橫)

喬金亮
2025年05月16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涉農短視頻莫打歪主意(縱橫)

  近期,多地公安機關接連破獲多起利用虛假視頻引流牟利的案件,這些案件以“賣慘”“扶貧”等為噱頭,編虛假劇情、立悲慘人設,借機帶貨斂財。

  惡意炒作“三農”話題的網絡歪風中,虛假助農的苦情戲裡,暗藏著非法斂財鏈。近年來,網絡上不乏通過虛構場景和事實,假扮貧苦來收割流量牟利的行為。

  比如,網絡上曾出現多個情節類似的短視頻:老人向路邊車輛推銷石榴,車內人員卻將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默默撿起石榴……如此情節讓網友“破防”,但經調查,視頻均系商家虛假擺拍,目的是引流牟利。目前,多起網紅打著助農旗號擺拍虛假視頻、銷售假貨的案件已被有關部門破獲、查處。

  涉農虛假內容攀上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容易迅速傳播並發酵。造謠者利用人們對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關注,設計聳人聽聞的標題﹔又利用人們對農業農村的不夠熟悉,配上或移花接木或無中生有的視頻片段,惡意炒作。如此編故事,目的是博眼球,最終還是為了賣貨。此類違法行為,借了農民的名,損了農民的利,透支了公眾信任。顯然,不能讓這類虛假助農、賣慘直播歪曲了助農帶貨。眼下,有關部門深入開展相關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突出問題。

  很多鄉村擁有豐富的農副產品、文旅資源,卻苦於藏在深山人未識,迫切需要網絡流量的助推。短視頻直播,可以生動展現鄉村生產生活的各方面,吸引更多人的關注。這些主播中的佼佼者,以流量幫助鄉親們銷售產品、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也帶動了創業和就業。他們展現了鄉村人才的水平,讓人感慨“高手在民間”。這類新業態的發展,便利了農產品銷售,促進了農民增收。對於此類正規的助農直播帶貨,要加大支持力度。

  由此而言,涉農短視頻要讓農民成為流量的受益者。地要怎麼種,錢從哪裡來,如何讓鄉村的發展機會吸引人,怎樣讓鄉村的環境留住人……破解這些鄉村全面振興難題,既要打擊亂象,更要善用流量,讓流量成為鄉村振興的寶貴增量。貴州榕江打造“貴州村超鄉村主播”勞務品牌,重慶實施“鄉土網紅”培育工程,這些舉措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各種聯農帶農的具體模式,各地不妨繼續探索嘗試。

  當前,我們正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端牢飯碗,振興鄉村,離不開田野間的辛勤勞動,也離不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網友來說,別被一些炒作話題帶偏了節奏,保持審慎態度,注重思考判斷,這也是在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涉農自媒體來說,在享受流量滋潤和鄉村紅利的同時,也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守住合法合規的底線。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