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要聞

雲南西雙版納:

多元共治繪就“候鳥”棲息地溫暖圖景

2025年04月26日09:01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別具一格的人文風情,成為眾多外來旅居者心馳神往的旅居目的地。

作為西雙版納州旅居人口較集中的景洪市,萬景社區、聖井社區等成為了旅居人群的最佳選擇,來自全國各地的離退休人員、“候鳥式”旅居人員長期定居於此,佔轄區居民群眾的80%。為加強旅居人員的管理和服務,西雙版納州加強組織建設,健全社區治理體系,將主城區優化為5個街道、析置為70個社區,健全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治理體系,將黨組織延伸到基層治理末梢,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每一位居民能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為“候鳥”們搭建起幸福的港灣。

強化陣地建設,完善社區服務功能

根據“候鳥”人群的特點和需求,西雙版納州完善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等基礎設施,合理布局購物、餐飲、交通等生活服務設施,切實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嘎棟街道萬景社區建立健全社區服務大廳、黨組織活動館、群團之家、志願者服務站、綜合活動室等功能室,植入“萌享家”解決社區“托幼”難題,建設擁有舞蹈室、書畫室、乒乓球室、幸福食堂、社會紅色職工驛站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每到節假日,我們聚在幸福食堂包餃子,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居人員一起過年、過節,這裡像家一樣溫暖。”一位來自山西的旅居老人興奮地說道。

除了服務好長期旅居的人群外,短期以旅游為目的的旅居也是一個重點問題,西雙版納州聚焦告庄社區游客集中的實際,在江北街道告庄社區一體化打造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文旅生活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告庄物業管理中心與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基地,構建集居民、游客、商家為一體的智慧信息服務平台,暢通線上線下“一站式”便民服務機制,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立多元參與機制,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如何實現社區治理中的“雙向奔赴”,形成社區與居民緊密互動、協同共進的良好局面?西雙版納州通過搭建多元化的參與結構,激發居民自治活力。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等方式,讓“候鳥”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提高主人翁意識。

嘎棟街道萬景社區將社區藝術團7支文體隊伍的隊長納入社區“兩委”委員,聘請新市民任社區兼職委員,搭建“新市民茶話會”議事協商平台,讓“候鳥”居民參與社區治理。

李盛是一名退休的老中醫,她通過“新市民”茶話會上了解到,許多居民有醫療服務方面的需求,於是她和幾個同樣有中醫技術的旅居人員組建起一個小分隊,定期在社區門口給大家提供醫療服務,成為服務健康的站點。

曼弄楓街道聖井社區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工作者、物業人員、志願服務隊力量,開展各類服務活動。特別是由居民組建的志願服務隊,自動承擔了居民活動室管理、街邊工會之家和快遞小哥驛站的值守,形成外來人口服務外來人口的自主參與服務模式,緩解社區“人少事多”的壓力。讓居民緊密相連,共同打造美好的旅居環境而努力,讓候鳥“旅居”暖光傳遞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社區生活中,“候鳥”人群與當地居民能實現深度融合,將極大地提升社區的活力與凝聚力。西雙版納州通過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搭建促進融合的橋梁,有效增強了雙方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培育發展各類協會、興趣小組等,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候鳥”人群與當地居民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尊重彼此文化差異。

嘎棟街道萬景社區通過開展理論宣講“聚”鄰、文明新風“育”鄰、志願服務“助”鄰、協商議事“睦”鄰、文化活動“樂”鄰等“五鄰”聚力模式,推動以文化文藝促進交往交流交融,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為契機打造各類文化節、美食節。目前,轄區有各類文體隊伍19支,涵蓋了太極、舞蹈、器樂、合唱、健身操,各類隊伍的隊長、指導老師95%以上為“候鳥”居民。他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熱情,帶動本地居民共同參與,社區文化氛圍愈發濃厚,真正實現了文化層面的和諧共融,讓候鳥“旅居”暖光中增添了文化融合的絢麗色彩。(西組軒)

來源: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