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從先行指標看中國經濟韌性(市場漫步)

歐陽潔
2025年04月16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先行指標看中國經濟韌性(市場漫步)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平穩開局,創新動能更加強勁,發展態勢向新向好,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3月份,一系列先行指標接連發布:

  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運行在擴張區間﹔

  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5%,較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供應鏈上下游加快恢復,產業需求有序釋放﹔

  中國電商物流指數較上月明顯回升到110點,電商物流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先行指標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能直觀反映經濟運行情況。3月,先行指標持續保持在擴張區間,顯示出中國經濟正呈現多方面的積極變化。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平穩開局,創新動能更加強勁,發展態勢向新向好,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先行指標連續擴張,顯示出中國經濟韌性。

  從PMI分項指數來看,3月份,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8%,連續2個月運行在51%以上。需求端加快增長,提振企業生產意願,生產指數為52.6%,連續2個月運行在52%以上。供需雙雙回升,不僅提升了市場信心,也穩定了企業預期。3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8%,連續6個月運行在54%左右的較好水平。

  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2個月上升。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韌性和活力。一季度,深圳機場進出口貨運量達24萬噸,同比增長22.6%﹔山東煙台港件雜貨班輪發運量456.6萬噸,同比增長84.7%﹔成都海關所屬成都雙流機場海關監管進出境貨運量6.2萬噸,增加26.7%。

  先行指標兩個月擴張,中國創新活力涌動。

  比亞迪發布超級e平台,刷新多項全球量產技術紀錄﹔全球首款30英寸以上的視頻電子紙顯示屏在廣州發布,大尺寸彩色電子紙邁入動態顯示時代﹔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通澤號”正式下線,我國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研發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加快上升,3月,裝備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創2023年4月以來的新高。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創新”是參會者談論中國經濟時的高頻詞。“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能力,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將成為全球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不斷突破,產業升級速度超出預期。”“創新”成為中國制造業的鮮明標簽。

  先行指標兩個月擴張,離不開一系列政策協同發力。

  發行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加快釋放消費潛力﹔計劃募集資金52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出台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帶動指標回暖升溫。

  以消費領域為例,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帶動下,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消費場景持續創新。如今,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消費新業態火熱興起,即時零售消費場景從“應急”轉變為“日常”,即時配送訂單量隨之快速增長,電商物流指數明顯回升,也推動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加快增長。

  從先行指標擴張,能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但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面對困難和挑戰,還需加強政策合力,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促進經濟回穩向好,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堅實保障。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