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眾聽得懂的方式講法治 調解團巧解地基之爭
2025年04月13日10:35 |

一起困擾雲南省楚雄州祿豐市一平浪鎮中興井村十年之久的宅基地糾紛,在鎮長、鎮人大主席帶領的調解團隊巧用典故耐心疏導下,終以雙方握手言和落下帷幕。這起成功調解是一平浪鎮訴源治理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一平浪鎮構建黨建引領+鄉賢參與+法治保障的多元解紛體系,將矛盾化解端口前移:村組法律顧問定期坐堂問診,老黨員調解團隊用土辦法解心頭結,數字化平台讓糾紛預警跑在前。鎮司法所所長介紹:“今年以來全鎮信訪量同比下降40%,實現95%矛盾不出村。”
調解現場。
“你家牆根佔了他家地基,他家院牆又嵌進你家邊角,這宅基地糾葛就像亂麻,總得分清經絡才能解。”面對兩戶人家“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一平浪鎮調解組沒有簡單套用法條,而是援用“六尺巷”的故事尋找破題密碼。當古老智慧照進現實困境,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逐漸鬆動。
爭議現場,雙方爭吵聲此起彼伏,鎮長一手持卷尺一手繪圖紙,將交錯的宅基地重新規劃:調換部分用地,既保障通行權,又優化空間利用。調解組用兩天時間將紙上談兵變成地上藍圖。當雙方看到清晰標定的界線圖,聽到調換后採光更好、通行更便捷的專業分析,原本緊繃的臉龐終於慢慢釋然。“沒想到干部真能把咱的事當自家事辦!”當事人的一句感慨,道出了群眾對基層治理的信任。
“調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用群眾聽得懂的方式講法治。”鎮人大主席一語道破關鍵。此次調解既堅守土地管理法規底線,又融入以和為貴的智慧,成功將十年積怨化解於訴前。鎮長在調解后總結道,基層干部要善用有解思維,讓群眾既看到規則紅線,又感受到人情溫度。(陳穎、夏明雄 文/圖)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