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一個人的賞花是春游,一群人的賞花是經濟

2025年04月08日08:0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個人的賞花是春游,一群人的賞花是經濟

  河南鶴壁“櫻花大道”航拍圖。張彬/攝

  春深似海,古往今來的中國人,對賞花這件春天的大事,是有儀式感的。盡管年年歲歲花相似,但歲歲年年不同的人,就足以讓賞花寫入歷史與當下。

  海棠花開好了,北京恭王府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海棠雅集。雅集自清代恭親王奕時期便成定制,至輔仁大學時期,陳垣校長以《紅樓夢》中人物探春所起的“海棠詩社”為題,遍邀學人,寫詩品茗,極盡風雅。海棠雅集自2011年在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的倡議下重啟,至今已接續14年。今年,恭王府博物館還以“西府海棠”為靈感,推出了香氛系列文創“福棠”,據說香調設計暗合恭王府從繁盛至沉澱的歷史脈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棠雅集是一個縮影,見証了賞花這件大事,從古代文人的雅事到今天大眾的樂事的變遷。花還是那遍野的花,但賞花有了更多玩法。賞花正在從一個季節性、地域性的娛樂活動,生發出一場遍及江南江北的“場景革命”。

  春天的第一場繁盛的花事,是從櫻花開始的。很多人知道北京玉淵潭的櫻花、武漢大學的櫻花、無錫黿頭渚的櫻花,卻可能不知道在河南鶴壁,櫻花季已經辦了11屆。當地的櫻花最早可溯源至殷商,當時這裡是國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朝歌,皇家花園裡就有櫻花種植。如今,這裡有30多萬株櫻花,一條4000余米的“櫻花大道”上就有2.2萬株不同品種的櫻花,演繹一座北方城市的春日浪漫。

  進入4月,北京居庸關長城腳下,山桃花、山杏花競相綻放,如粉雪覆坡,S2線列車穿行於花海間,宛如“開往春天的列車”。據美團旅行數據,4月1日以來,“居庸關花海棧道”搜索量同比上漲196%。在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沿線的“半山崖線步道”上人頭攢動,從這裡經過的單軌列車穿行在粉色花海中,真正是“開往春天的列車”。

  一個人的賞花是一場春游,一群人的賞花就成為一種經濟。

  3月以來,據美團旅行數據,武漢的“賞櫻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漲51%,同時,“櫻花寫真”搜索量上漲101%,“中式櫻花下午茶”搜索量上漲110%。“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河南洛陽的不少餐飲商家增設牡丹文創茶點等套餐,將“牡丹燕菜”等特色菜品的歷史典故娓娓道來。

  近年來,年輕人赴縣域旅游成為熱點。賞花佳處往往不在大城市,這就讓年輕人“奔縣”的熱情又多了一層加持。清明節假期,貴州畢節大方縣,百裡杜鵑競相盛放,迎來賞花游客群,貴州縣域五星級酒店熱度同比上漲400%﹔陝西漢中,油菜花海,當地縣域四星級酒店預訂熱度整體上漲近230%﹔天山南北,杏花如雲,新疆鄯善縣酒店搜索量上漲608%。

  各地“以花為名”的節慶,將賞花打造為場景,更為豐富的文旅活動正在上演。4月伊始,花“季”不斷:4月1日開幕的洛陽牡丹文化節,包含漢服、音樂、戶外、消費等﹔4月2日啟動的鶴壁櫻花季,包括文藝表演、非遺體驗、文創市集、生態旅游等“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4月3日迎客的西藏林芝桃花旅游文化節,舉辦花車巡游、美食體驗等20余項活動……花在此時此地,是主角,也是導游,在美好的時刻,在美好的環境中,人們願意做更多美好的事情。

  都說“開到荼蘼花事了”,又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雖然春天是賞花的狂歡季,但中國那麼大,花的種類又那麼多,賞花並非春的專屬,季節性的流量,完全可以延展為貫穿全年的“留量”。掐指一算,夏日的風荷、金秋的桂花和菊花、冬天的踏雪尋梅,就補齊了四季賞花的拼圖。更何況還有“賞花+美食”“賞花+非遺”“賞花+科技”等各種新玩法的排列組合,這場花事,長長久久,歲歲年年。

  花都開好了,你還等什麼呢?(蔣肖斌)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