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 “雲菌”香飄世界

4月初,位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永北鎮的麗江中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源公司”)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派繁忙,1.4萬畝的廣闊天地裡,數千畝羊肚菌迎來採收旺季,每天兩三百名務工人員穿梭其間,將新鮮採收的菌子通過冷藏車及時運抵20公裡外的公司生產加工基地。
秦飛正在晾晒房裡查看食用菌晾晒情況。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在生產加工基地,羊肚菌或是被精心分揀后直接銷售,或是被晒制成干品,或是加工成罐頭,最終遠銷歐美市場。“這幾天,每天都能採收一兩噸,冷藏車得來回跑三趟呢!”中源公司副總經理秦飛笑呵呵地說。
成立於2004年的中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野生食用菌、特色蔬菜的收購、加工、種植及產品出口的農業企業。公司每年的出口額佔麗江市出口總額的半數左右,食用菌產品遠銷歐美幾十個國家,深受歡迎。
從種植基地返回后,記者來到該公司試驗示范基地的一間菌包培育室。在這約200平方米的空間裡,經過90天培育的袖珍菇菌包正准備出庫。秦飛介紹,這些菌包一部分會售賣給當地老百姓種植,帶動農戶增收﹔另一部分則銷往西藏昌都,助力那裡的產業發展。
來到出菇棚,隻見從菌包培育室“走”出來的木耳菌包正破土出菇,七個菌包連在一起,懸挂於棚頂,另有一番風景。“採用吊挂式栽培,既節省了空間,又方便管理。”秦飛邊解釋邊帶記者參觀,“這出菇棚啊,主要為農戶提供種植示范,幫助他們掌握規范的栽培技術。”
走進中源公司的產品展廳,各種食用菌產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有加工好的鬆茸、牛肝菌、香菇等食用菌干品﹔也有黑鬆露蚝油、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還有黑鬆露化妝品、野生菌餅干、金耳面膜等精深加工產品,應有盡有。
“公司非常注重新品研發,每年投入接近千萬元,聯合省內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專家工作站,推動科技興菌。”秦飛自豪地說,“你看,我們已經獲得了35項自主知識產權。我們的目標就是將‘雲菌’銷往世界,讓世界了解雲南,沒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怎麼能實現這個目標呢?”他指著榮譽牆,那上面挂滿了公司這些年來所獲得的榮譽牌匾。
中源公司展示的食用菌產品。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企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准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資金投放。
“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農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秦飛感慨地說,“從菌種培育到產品出口,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幫助。特別是每年七八月份的野生菌收購旺季,公司流動資金緊張,農行等金融機構總是及時給予資金支持。”
他打了個比方,“比如我們的產品銷往美國,回款需要三個月左右,這期間資金壓力很大。農行就會提供資金支持,等貨款收回后再還款。”去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出口額佔比達到70%,這其中就有農行的功勞。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對於中源公司來說,他們正在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上發力,以食品產業鏈化工程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目前,我們精深加工產品的銷售收入雖然隻佔全部銷售收入的10%左右,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秦飛充滿信心地說,“我們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延伸產業鏈,助力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當然,要實現這些目標,還需要金融機構的繼續支持。”秦飛補充道。
“那是一定的。”中國農業銀行永勝縣支行副行長趙天渝堅定地表示,“幫助農業龍頭企業解決原料收購資金緊張和擴大再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正是我們金融服務'三農'的使命所在。”他表示,該行將持續助力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讓更多的特色產品從“土疙瘩”變成“香餑餑”,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