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雲南臨滄公安

獲得群眾100%滿意率的警花團隊有多颯

2025年04月01日09:21 |
小字號

“以前辦理身份証、駕駛証要到不同的場所,現在直接來政務服務中心就可以全部辦好,太方便了!”不久前,臨滄市民刀女士的身份証、駕駛証遺失,這讓即將到昆明辦事的她著急不已。她來到公安政務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很快就幫她補辦了相關証件,解了燃眉之急。

公安綜合服務區窗口民警熱情為民服務。

公安綜合服務區窗口民警熱情為民服務。

從89%到100%的見証者

2022年,雲南省臨滄市公安局一支以3名女民警、5名女輔警組成的臨滄公安“一窗通辦”改革團隊正式成立。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圍繞“一警多能、一窗通辦、一網融合”的總體思路,推進公安業務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深入推動公安政務服務改革。

作為“一窗通辦”改革背后的8位女警,她們善於觀察業務部門和了解老百姓的切實需要,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城市經驗,制定提升公安政務服務效能的指導意見﹔梳理完善三級公安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建立了40項“一窗通辦”服務事項清單,確定高頻服務事項通辦范圍。她們積極溝通協調,推出11項非關鍵性材料的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事項,實現跨行業“高效辦成一件事”。

這個團隊見証了服務窗口從“單窗”到“綜窗”的轉變,前台民警從“專科”到“全科”的轉變﹔見証了公安政務服務群眾滿意率從89%提升至100%﹔見証了服務大廳由70平方米擴展至1800平方米。經過3年的努力,逐漸打響了臨滄公安“一窗通辦”品牌,被雲南省公安廳確定為全省公安“一窗通辦”試點單位。

新手“小白”躋身行家裡手

“現在辦事效率確實提高了,我隻來了一趟,就把所有事都辦完了。”走進臨滄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服務區,各服務窗口前辦事群眾秩序井然,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為群眾提供服務,耐心細致地為群眾答疑解惑。

2022年8月,民警王濤接到上級的通知,負責組建“一窗通辦”改革團隊。王濤是車管所民警,在團隊管理、系統開發等方面是業務“小白”。“我一時間不知道從哪裡入手……”王濤有些忐忑但還是迅速進入了角色。“最初跟設備廠商電話對接時,聽著對方說出的一個個專業術語,我是懵的,完全不懂。”回憶起剛接手工作的頭三年,王濤笑著說:“還好我臉皮夠厚,不懂就問……”

“干一行愛一行,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經過磨礪,王濤已經躋身成為了業務專家,由她參與開發的“三合一”“二合一”信息採集設備,入選了國務院政務服務數字化創新應用案例庫﹔由她牽頭研發的“智慧政務軟硬一體”系統,在安徽、湖北等多地公安機關推廣。

輔警張艷梅大學畢業就到了派出所工作,因能力出色,被調至公安政務窗口。“剛加入改革團隊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會,壓力很大!”張艷梅一度萌生辭職的想法。“還好同事姐姐們包容我、幫助我、鼓勵我,‘手把手’教我業務流程,這幾年我真的成長了很多。”現在的張艷梅已成為了“綜窗”第一輔警,不僅熟知各類業務的辦理流程,還配合參與業務融合測試和產品研發工作。

民警陳嬪是團隊裡的老大姐,對於隊伍管理,她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我們科學設置了AB崗,確保了任何一個人臨時有事,另外的人都能馬上頂上。這樣既能優化群眾的服務體驗,也能讓大家更全面地掌握工作技能。”隨著團隊運轉越來越順暢,陳嬪還建立了培訓考核機制,通過定期集中培訓、分級培訓、線上比武等方式,快速有效提升大家的業務能力,推動了“一警多職”。

工作在臨滄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服務區”窗口的8名女民、輔警。

臨滄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服務區”窗口的8名女民輔警。

“好警察和好媽媽並不矛盾”

團隊中的8名警花都已經成家,她們是警察、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多重身份多種責任,家人和工作成了“蹺蹺板”,有時一頭沉下去,另一頭就會翹起來。

“說不辛苦肯定是假的,但我認為當好警察和做好媽媽並不矛盾。”民警李存有兩個孩子,女兒14歲、兒子10歲,盡管工作繁忙,但她總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學習,關心孩子的成長。在她言傳身教下,孩子懂事聽話,學習成績優異。每當談起家庭時,李存總是充滿欣慰。

“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把工作做好,讓每個把工作交給我的人都能很放心﹔把家庭照顧好,讓我的家人不用操心。這就是我的成就感。”王濤在心裡憋著一股勁,慢慢摸索家庭和工作平衡的支點。在工作業務量劇增的情況下,她還會經常將工作帶回家中,與兒子共同做“作業”,久而久之,這逐漸也成為了王濤家庭裡最溫馨的畫面。

她們也會像普通女孩一樣,在工作閑暇之余聊聊天,會趕時髦網購當季的流行款,也會因為工作問題積極討論。不被定義、不止一面,自信強大、細致堅韌,快樂工作、幸福生活,這就是臨滄公安“一窗通辦”改革團隊。(趙文龍、陳攀、李雪雲 文/圖)

來源:臨滄市公安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