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丘北:“沉睡”土地變成“活”資本

3月6日,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政協牽頭組織召開”院壩協商會”。
“我們村有一塊23.44畝的土地,已經‘沉睡’了將近二十年,實在太浪費了,附近村寨的群眾意見很大!”說話的是丘北縣平寨鄉平寨村黨委書記王映權。
“近年來,平寨鄉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尤其是鮮花產業和蔬菜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可惜的是,由於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時令鮮花和蔬菜的倉儲問題,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而這塊地,非常適合用來建設冷鏈倉儲物流設施。”丘北縣政協副主席徐金順說道。
王映權所說的“沉睡”土地,位於平寨鄉黑納大寨、新村、黑納小寨3個村寨的中心位置,緊鄰丘廣公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極其突出。早在2005年,這塊土地就被征用,原計劃建設平寨鄉農村中心客運站,但由於政策變動,項目停建,此后土地性質幾經變更,卻始終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群眾對這個既能盤活土地,又能增加收入的辦法十分支持,最終確定了建設方案:新建一個集農特產品分揀包裝、晾晒、倉儲、物流集散、便民充電樁為一體的農業服務基地。
該基地預計整合投入資金600余萬元,建成后將交由平寨鄉8個村委會聯合組建的夯晒公司運營管理。這將有效解決周邊1000余畝鮮花、蔬菜等產業的倉儲物流難題。建成后,還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商家入駐基地,進一步做強做大農業產業。
“這個項目能夠吸引附近村寨的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村集體和群眾都能增加收入。通過產業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提升了村裡人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平寨村黨委副書記余勁旭表示,“群眾從中獲益,也增強了村黨委的凝聚力。現在村裡隻要有公益活動,大家都爭著參與。”
丘北縣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深度挖掘農村資源要素,讓原本“沉睡”的農村資源轉變為充滿活力的“活”資本,充分釋放農村產權價值,持續描繪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李寧、王健舒)
來源:丘北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