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打破數據壁壘 更好地為基層減負

2025年03月14日08:2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破數據壁壘 更好地為基層減負

  近期,《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填寫、核實、報送各類表格消耗了基層干部不少時間和精力。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大量時間困在各種報表裡,有的甚至戲稱自己為“表哥”“表姐”。

  近年來,各地持續深化減負工作,讓廣大基層干部放開手腳、輕裝前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落實、辦實事。一系列數據表明,隨著減負工作的持續推動,一些地方的工作更重實效了,治理效能提高了。不可否認的是,重復填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仍然困擾著基層。

  從治理的角度看,填報各種表格是相關部門了解基層狀況、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一方面,通過報表,上級部門可以掌握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進而為制定、調整、優化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基層也可以通過報表來呈現各行各業生產生活的“原初狀態”和原始數據,還可以“借表”反映自身訴求。由此可見,不能忽視表格填報工作的重要性。但填表、報表僅僅是基層治理的一種方式和手段,並不是目的。因此,不能將填表與基層治理本末倒置。不能忽視填報對基層治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從多方面尋求技術支撐和有利條件,讓基層填表報表更輕鬆,進而有力推動基層減負。

  對此,一些地方作出了積極探索。比如,重慶市永川區啟動“一表通”智能報表改革,應用大數據技術開發相關軟件,歸集市、區、街道(鄉鎮)數據300多萬條,形成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和自動生成、比對等功能。同時,規范報表工作流程,除必要文件外,所有報表統一在“一表通”軟件裡發、填、審、報。湖南省瀏陽市啟動“一表‘瀏’通”平台試點,推動“一次填報,多方共用”。這些地方的實踐探索說明,尋求數據技術突破既是基層減負的內在要求,也是大有可為之舉。

  客觀而言,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等工具在內的技術手段推動基層減負並不是一個新話題。很多地方已經做出了諸多探索並取得成效。當前亟須突破的深層次問題是要盡快打破部門壁壘,實現資源共享,防止多頭填表、重復填表。比如,以設區市為單位,整合部門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打破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同時,建立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與聯動,實現“一次填報,多方共用”,真正達到信息共享、設施共用、服務共建的目的。特別是要優化資源配置流程,通過建立統一的資源管理平台,實現數據資源的動態調配和優化配置,避免數據資源閑置和浪費。

  沉睡、陳舊的數據資源是基層治理中的“雞肋”,也是一些地方反復填表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整合數據資源的同時,還要對數據進行及時更新。重慶市永川區開發的“一表通”系統值得點贊。它設置了更新提醒、輔助填報等功能,實現了首次錄入、動態更新、多方復用等多項目標。這說明,在開發數據系統之初,就應該以動態思維對待數據,同步設置“及時更新”的功能。讓各類數據始終處於“進行時”的狀態,而不能停留在“過去時”。

  現實中,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在日常工作裡,收集了大量數據。但是,由於不懂技術、數據處理方式傳統滯后等原因,每當需要統計數據時,還得進行人工統計、報送。這說明,數據資源整合了,也及時更新了,還得有懂數據使用的人。對於大多數地區而言,配備專門進行數據整理的人顯然不太現實。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對基層長期負責數據報送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其熟練掌握數據生成、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在條件具備的地方,還可以嘗試探索以相近區域合作購買數據使用服務。這樣,既減少了成本和重復勞動,也提高了效率。(陳朋來 作者系江蘇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