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麻栗坡:打造邊境夜間文化生活圈

近年來,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緊緊圍繞群眾文化需求精准發力,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的持續落地,成功點亮邊陲小城夜間文化,打造出活力滿滿的夜間文化生活圈,提升居民幸福感。
麻栗坡縣夜晚的商業街流光溢彩。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麻栗坡縣河濱公園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似幻。河畔步道上,人群悠閑地漫步,享受美好時光。
“以前晚上都沒什麼好的去處,自從河濱公園建好了,我每天都會來這裡散步,生活豐富多了。”居民李大爺笑著說道。
如今的麻栗坡縣,夜晚的公園裡、廣場上、體育館內,處處熱鬧。歡快的廣場舞、精彩的才藝直播、活力的健身運動,勾勒出這座小城充滿煙火氣的幸福生活圖景。
麻栗坡縣濱河公園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似幻。
為了守住人間煙火氣,麻栗坡縣下足了“硬功夫”。經過深入調研,對群眾聚集的休閑場所進行全面摸排,了解群眾對文化生活的興趣點,認真傾聽開展文化活動面臨的困難,廣泛征集群眾希望得到的扶持等方面的意見。
通過梳理問題清單,為后續文化休閑場所的改造提升明確了精准方向。在此基礎上,麻栗坡縣陸續投入近5億元,大力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成功打造出城區“十分鐘群眾文化生活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豐富的文化資源。
在麻栗坡縣大王岩廣場,群眾享受愜意生活。
社區文藝隊作為基層文化活動的重要力量,麻栗坡縣積極扶持,培育文化活動“領頭雁”。積極為社區文藝隊提供適宜的活動場所,完善水、電等基礎配套,配足配齊音響器材、服裝道具等演出設備,為文藝隊開展活動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將城區周邊文藝隊納入縣文化館館辦文藝隊,定期或不定期請專業人員深入指導,推薦其參加各類群眾性文藝比賽,提升文藝隊的創作水平和表演能力。
近年來,麻栗坡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緊扣群眾文化需求,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小城的夜晚“活”了起來,讓群眾的生活“火”了起來。
未來,麻栗坡縣將繼續秉持群眾路線,不斷探索創新,進一步豐富“夜文化”內涵,提升文化服務品質,讓邊境小城愈發璀璨,讓幸福生活的煙火氣持續升騰。(常馨月、李相健 文/圖)
來源:麻栗坡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