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滿弓發力打好能源保供戰

2025年02月02日08:37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全社會用電量、西電東送電量分別增長10.6%、10.9%、22.9%﹔集中式光伏並網和在建規模均居全國前列﹔電力總裝機突破1.5億千瓦、綠電佔比超90%……在2025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2024年能源“成績單”讓人振奮。

雲南是全國重要的綠色能源基地和“西電東送”基地。過去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電力供應形勢,全省能源系統堅決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能源第一支柱地位持續鞏固,綠色底色更加鮮明,為服務經濟、拉動增長、帶動產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保供有力 發展動能更足

眼下,隨著多地氣溫降低,能源保供進入關鍵期,各大發電廠站開足馬力生產,將源源不斷的電能送往千家萬戶。

截至2024年底,全省電源總裝機容量超過1.5億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1.3億千瓦,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水電裝機增至8360.36萬千瓦,規模躍居全國第二位﹔綠色能源裝機佔比、綠色發電量佔比、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等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全年發、用電量分別為4646億千瓦時、2788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2%、11%。煤炭產能有序釋放,電廠存煤和水電蓄能均處於歷史高位,進一步夯實能源基礎保障能力。在需求承壓的情況下,全省原油加工1156萬噸,創歷史新高,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8.6%。

全省建成“四橫四縱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網架,成為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特性最復雜、電力最綠色的省級異步送端大電網。堅強的電網基礎設施,有力支撐了雲南新能源並網和經濟社會發展。2024年,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全年售電量歷史性突破4000億千瓦時大關,同比增長13%,其中,省內售電量、西電東送年送電量均刷新歷史紀錄,西電東送首超16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省內售電量24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

富民、祿豐抽水蓄能電站開工,西疇抽水蓄能電站獲得核准批復,紅河電廠擴建工程進展順利,廣西LNG外輸管道復線(百色—文山)開建,永仁獨立共享儲能示范項目投入運行,楚雄500千伏光輝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成投產,一系列重大能源項目加速推進,有力拉動投資增長。2024年,全省能源投資完成1645.1億元,同比增長5.4%,有力拉動工業投資增長2.6個百分點。

面對水電來水“來得早、退得快,前多后少、陡漲陡落”的形勢,全省能源系統提早謀劃、及時響應,持續強化電力供需形勢監測分析和滾動研判,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火電保供和調節作用,加強水火風光聯合優化調度,支撐水電和新能源發電利用率均保持在99%以上,同時滾動優化西電東送安排,加強需求側響應應對新能源出力波動,有力支撐全省發電、用電、送電量持續增長。

能源賦能 轉型向綠向新

青山綠水間,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風車”不分晝夜旋轉,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照亮一地產業、富裕一方百姓。

2024年,我省新能源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新增開工和投產新能源裝機均超過160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並網投產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在新能源裝機有力推動下,全省新能源年發電量達737億千瓦時,佔比16%,新能源單日發電量最大達3.8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成為增量電源“主力軍”。

雲南綠色能源資源富集,新能源遠景可開發容量達1.5億千瓦以上。立足資源和發展實際,我省提出“十四五”期間新增5000萬千瓦新能源的目標,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裝機已突破5000萬千瓦大關,佔統調發電裝機比例達36%,光伏、風電裝機均超過火電裝機,成為雲南第二、第三大電源。

氫能、儲能等多點突破,成為全省能源發展的新引擎。麗江、昆明等地先行先試穩步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全省第一座加氫站由三峽集團雲南分公司與中國石化在麗江建成﹔昆明市開始申報國家燃料城市示范群,准備加入成渝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以應用端為著力點,逐步開展氫能產業鏈建設﹔雲內動力已有兩款氫燃料電池產品,貴研鉑業公司貴金屬氫燃料電池催化劑材料制備技術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加快推進首批19個集中共享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建設,2024年建成投產新型儲能40萬千瓦。永仁縣獨立共享儲能站投入運行,標志著我省最大規模“源網荷儲”新能源集群項目建成投產﹔落地陸良縣的全球首套、中國自主研發的兆瓦級空氣熱力循環儲能中試項目正加快建設﹔雲南能投股份積極開展昆明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前期工作,為今年開工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我省電力市場改革持續深入,2024年交易電量超過2100億千瓦時,積極融入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省內主體參與現貨結算試運行,綠色電力交易規則進一步完善,不斷探索綠電高價值實現路徑。綠電消費越來越受到經營主體歡迎,作為企業生產、消費可再生能源電量唯一憑証的綠証交易也日益活躍。2024年,全省綠電交易電量累計16億千瓦時,是2023年的120余倍,累計核發綠証7.4億張。

去年6月,國家電投雲南國際沾益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獲批綠証300余張,成為我省首批獲得綠証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之一。僅過去半年,該公司申領綠証達257萬張,其中對外銷售綠証37萬張,減排二氧化碳21萬噸。通過交易綠電綠証和清潔用能,雲南國際成為我省首家實現全綠電運營的發電企業。

隨著一大批能源領域新技術、新模式落地應用,“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基地建設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如火如荼,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逐漸形成,越來越高的能源“含綠量”有力提升了增長的“含金量”。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工業“新三樣”成長為千億級產業,“雲南制造”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綠電+先進制造業”新優勢逐步放大。2024年,硅光伏、綠色鋁、新能源電池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9%、12%和18%。

用能更綠、效率更優,源源不斷的綠電融入生產生活,綠色消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24年,隨著全省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累計建成接入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監管平台的充電樁超過5.4萬槍,換電站78座,充電量達6.3億千瓦時。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能源法》施行第一年和“3815”戰略發展目標“三年上台階”的實現之年。全省能源系統表示,將系統謀劃做好能源這篇大文章,干字當頭、穩中求進,打好經濟平穩增長和能源電力有序供應兩大攻堅戰,全力推動全省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記者 段曉瑞)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